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 因为伊朗这个国家不光反华,估计还

繁星入眸念成诗 2025-05-15 12:02:14

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 因为伊朗这个国家不光反华,估计还想踩着中国人把资源要了,不一定扶的起来。 近年来,伊朗在对华关系中频频上演“既要又要”的戏码,表面上高举“中伊友好、合作共赢”的旗帜,背地里却常常把中国当成“提款机”和“冤大头”。 在经济困境、被西方制裁多年、几近孤立的背景下,伊朗理应珍惜与中国的合作机会,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一方面,伊朗高调宣传与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向中方寻求投资、基建援助,铁路、电站、港口等项目几乎都希望中国出钱、出力、出技术。 但另一方面,他们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得极为强势甚至苛刻。比如石油出口问题上,明明是中方在国际社会顶着巨大压力持续购买伊朗原油,但伊方却始终不肯给予中国任何“友好价格”,价格几乎与国际市场持平,甚至还时常附加“打包搭售”、限制用途等苛刻条件。 更让人心寒的是,哪怕中国投资上千亿修高铁、铺设电网、修港口,伊朗媒体却时不时炒作所谓“中国剥削论”“中企渗透论”,渲染“中国搞新殖民主义”“中国只为自身利益”。 这种恩将仇报的舆论氛围,让许多中国企业和民众感到寒心。 中方的善意和耐心,在他们看来反而是“理所当然”,甚至某种程度上被误解为“示弱”。 相比之下,埃及虽也存在不少内部问题,但整体政局相对稳定,地理位置极具战略价值,尤其掌控着全球贸易咽喉——苏伊士运河,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 埃及政府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相对积极务实,基础设施、能源、制造业合作也更加稳定透明,舆论环境相对友好,很少出现“反华炒作”这种令投资者望而却步的现象。 从大国战略角度看,中国当然愿意与包括伊朗在内的多方国家保持沟通与合作,但这应当是建立在互信、互利、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 若一方总是“高姿态索取”,却从不真诚回报,那这段关系迟早会失去温度。 中国不需要情绪化外交,但也不应长期容忍不对等的“朋友关系”。 与其在伊朗这种“高风险、不确定”的合作对象身上反复试错,不如将资源与精力投向那些真正愿意携手共赢的伙伴。

0 阅读:500

猜你喜欢

繁星入眸念成诗

繁星入眸念成诗

繁星入眸念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