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今日就要在瑞士开谈了,大家对关税的关注肯定是最热的,但我觉得关税不会是这次对话的主打。毕竟,两边都明白,关税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达成一致,这将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博弈。 今天人民日报的钟声也提前放了个预警:指望一两次谈判就能搞定问题,这可不现实。中方对谈判的复杂性有了清楚的认识,听其言而观其行,诚意得用实际行动来衡量。 而且再三强调一下:谈判可不是一方妥协就完了的事。 这话说得明白:第一轮交流,只要是真诚的,有建设性的,双方愿意继续加强沟通,就算是搞定了。 那不光是关税问题,双方还得聊聊投资、技术合作、供应链安全等方面的事儿,甚至是环境保护、知识产权这些话题也不能忽视。 我觉得美国目前的短期重心,就是美债这块儿。 咱们瞧瞧这次参会的美国官员:财长贝森特、贸易谈判代表格里森到场了。不过,纳瓦罗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都没来。 有趣的是,上周纳瓦罗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清楚地说:贝森特是负责和中国的,我主要是处理其他国家的事务。 而贝森特前天在国会的听证会上也明言:这次瑞士的对话,纳瓦罗是不会来的。 今年有9.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到期,利息支出预计会超过1.3万亿。尽管大部分都是短期债务,但短期债务照样得借新还旧啊。 眼下的问题就是,要发新债来还旧债,得有人愿意买新债。要是买美国债券的非美机构比例高,全球的美元流回也多,那美联储的印钱压力就会减轻。反过来,如果美联储需要出手相助,那美元和美债的信用可能会迅速下降。 实际上,明年将会有4.2万亿美元的中长期债务到期,这部分的利息支出可比短期债务高多了。所以说,美国明年在借新还旧方面的压力,会比今年更大。 这就是懂王一直对鲍威尔施加压力,催他快点降息的根本原因。不过,关税降不下来,鲍威尔也没法降一点息。 我注意到,总是有人认为美债绝对不会出现技术性违约,因为有美联储这个最后借款人在背后撑腰,用来掩盖美债的信用危机。 其实,20年期美债ETF从2019年的高点165美元,已经跌到了87美元,腰斩了!这超长期美债真是显示了全球资本对美国未来还债能力的看法,现实的资金流动可不是说说而已。 美债的信用危机,来源于两个根本无法化解的矛盾: 1,美债的规模不断膨胀,已经没有办法阻挡了。 就在昨天,贝森特给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发了一封信,指出财政部的现金储备和非常规会计手段将在8月份用完。不过,国会那时候正好在休会上,所以他呼吁在7月中旬休会之前,得提高或者暂停债务上限,以保障美国的信用。 换句话说,到7月份,美国得赶紧发新债,尽量拉到国际买家,才能避免美债陷入信用危机。 其他国家对美元和美债的信任在逐渐减弱,导致其在公共债务中的占比也在不断降低。 这个趋势现在已经显而易见,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咱们中国在不断减少美债规模,同时还在持续增购黄金,目的就是为了调整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为人民币国际化寻求新的支撑。 可现在美债规模不断膨胀,中小国家想提升公债占比根本没用,所以只能劝说东大继续增持美债,这样才能避免美元特里芬两难迅速到来的局面。 至于这次东大愿不愿意再支持美国那就得看钟声所说的那句话:听其言而观其行,真诚得靠行动来证明!
中美今日就要在瑞士开谈了,大家对关税的关注肯定是最热的,但我觉得关税不会是这次对
高霞来说事呀
2025-05-15 13:11: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