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蒋大为的经纪人姚曼向媒体爆料:“我其实是他的情人,借给他90万,但他

娱乐吃瓜蜀黍 2025-05-16 09:45:30

2010年,蒋大为的经纪人姚曼向媒体爆料:“我其实是他的情人,借给他90万,但他现在不承认了!”

2010年的夏天,网络上一条爆料如同炸弹般引爆舆论:“蒋大为情人姚曼称他欠债90万,还拿出了欠条!”远在加拿大的妻子张佩君,握着电话的手微微颤抖。她挂断电话,目光投向窗外温哥华的雨雾,心中却是一片迷雾:这个陪伴了自己半生的男人,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

与此同时,国内的网友已经炸开了锅,有人嘲讽“老艺术家晚节不保”,有人质疑“90万欠条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故事”。这场风波的中心,蒋大为却在接受采访时愤怒地喊道:“我是被逼的!”真相究竟如何?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1993年,美国某大学的礼堂内,蒋大为正在举办一场海外演出。他的歌声浑厚悠扬,台下掌声如潮。演出结束后,一个名叫姚曼的女留学生找到他,递上一杯咖啡,笑容明媚:“蒋老师,您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太好听了!”彼时的姚曼,年轻、漂亮,正攻读硕士学位,身上带着一股海外学子的自信。

两人聊得投机,留下了联系方式。那时的蒋大为,事业如日中天,凭借《牡丹之歌》《敢问路在何方》等歌曲红遍大江南北,被誉为“中国帕瓦罗蒂”。谁也没想到,这场偶遇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五年后,姚曼学成归国,主动联系上了蒋大为。彼时,蒋大为正面临人生低谷。2001年,他为了女儿的学业,举家移民温哥华,满心以为凭借自己的名气能在海外继续风光。可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外国观众对他的音乐毫无兴趣,演出邀约寥寥无几。

家里的积蓄迅速消耗,妻子张佩君不得不精打细算,甚至去超市抢购打折商品。蒋大为心急如焚,决定回国重拾事业。归国后的他却发现,流行音乐席卷市场,自己的演出机会大幅减少。就在这时,姚曼出现了,带着她的资源和人脉,主动提出担任他的经纪人。

姚曼的确有能力。她通过父亲的关系,为蒋大为接到了几场商演,甚至促成了他1999年春晚的回归。那一年的春晚,蒋大为演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再度掀起热潮,演出费水涨船高。据媒体报道,当时蒋大为一場商演的费用高达25万元,一个月若有十几场,年收入轻松过千万。

姚曼从中抽取不菲的提成,双方合作看似愉快。然而,裂痕悄然滋生。

2000年,姚曼为蒋大为接下一单服装代言,费用30万元。蒋大为满心期待分账,却发现姚曼将全部款项据为己有。他愤怒地质问,姚曼却轻描淡写:“这是我的辛苦费。”蒋大为咽下这口气,但心底的信任已然动摇。他开始减少与姚曼的合作,改由哥哥担任经纪人。

姚曼却并不甘心。她觉得自己为蒋大为东奔西走,换来的却是冷落。更让她不满的是,蒋大为将大部分收入寄往温哥华,供妻女生活。她开始觉得自己像个“外人”,被排除在蒋大为的世界之外。

2003年9月4日,北京一栋老式公寓的楼道里,蒋大为被堵住了去路。姚曼带着两个彪形大汉,气势汹汹地站在他面前。她冷冷开口:“蒋大为,你欠我的,不打算还了?”蒋大为愣住,反问:“我欠你什么?”姚曼从包里掏出一叠文件,甩到他面前:“90万,给我!”

据姚曼后来在法庭上的供述,她声称自己曾将90万元现金存放在蒋大为的北京家中,并持有他亲手书写的欠条。然而,蒋大为的版本截然不同。他回忆,那天姚曼带着人上门威胁,逼他写下两张欠条:一张20万,一张90万,还要求日期分开。

姚曼多次上门讨债,甚至闹到派出所。2004年,她将蒋大为告上法庭,蒋大为则反诉,称欠条是胁迫所写。法院因公安机关介入调查而中止审理。

2010年,姚曼按捺不住,将此事捅给了媒体。她在网上发帖,声称自己是蒋大为的“情人”,手握90万欠条,蒋大为却“赖账”。一时间,蒋大为被推上风口浪尖,网友骂声一片:“老艺术家人设崩塌!”“国内赚钱国外花,果然不是好人!”

蒋大为的妻子张佩君却选择站在丈夫一边,坚信他清白。蒋大为也在社交平台上回应:“姚曼的指控纯属捏造,我们从未有不正当关系,欠条是她胁迫我写的。”

这场拉锯战持续了七年。2011年,警方查清真相:出入境记录显示,2003年3月20日,蒋大为确实不在国内,欠条日期不实。法院认定姚曼敲诈勒索,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蒋大为终于洗清冤屈,但代价不小。

他的名誉受损,商演邀约锐减,音乐节目也不再邀请他担任评委。网络上,关于他“移民”“骗财骗色”的传闻依然甚嚣尘上。

真相大白后,蒋大为选择低调。这场风波不仅是蒋大为人生的一道坎,也映照出娱乐圈的复杂生态。经纪人与艺人之间的信任,稍有不慎便可能崩塌;金钱与名利的诱惑,更让许多人迷失方向。

蒋大为的歌声仍在回响,那句“敢问路在何方”仿佛在问:人生的路,又该如何走得更稳?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娱乐吃瓜蜀黍

娱乐吃瓜蜀黍

娱乐吃瓜蜀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