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天,广东一位45岁的妇女看到报纸上越共领导人胡志明的照片时,猛然一下

晨曦微尘 2025-05-16 09:47:54

1950年一天,广东一位45岁的妇女看到报纸上越共领导人胡志明的照片时,猛然一下惊呆了,她不由得浑身颤抖,好似被电流击中一般…… 45岁的助产士曾雪明像往常一样整理着诊室的报纸,突然文汇报上一张黑白照片让她手指发颤,那个被称作"越南国父"的胡志明,分明是她失踪二十多年的丈夫李瑞。 时光倒回二十五年前的广州码头,刚留苏归来的越南青年阮爱国化名李瑞,跟着苏联顾问鲍罗廷踏上这片革命热土。 他浓眉下的眼睛总带着笑意,在妇女运动讲习所当翻译时,总爱穿浆得笔挺的白衬衫。 二十岁的曾雪明就是在这里与他相遇的,她提着医药箱上楼时,辫梢扫过了他正在记录的笔记本。 蔡畅大姐最先瞧出端倪,这个总来听讲座的助产士姑娘,每次见到李瑞就会把白大褂的扣子扣到最上面一颗。 而李瑞更藏不住心思,开会时总用钢笔帽轻敲桌面,等那阵细碎的脚步声从木楼梯传来才停手。 当年秋天,东山恤孤院路的小洋楼里摆了六桌酒席,邓颖超剪了红绸缎系在新人手腕上,鲍罗廷还托人捎来莫斯科的伏特加。 新婚燕尔的李瑞教妻子念"同奈河水清又清",说那是越南最美的河,她把越南语单词记在产房值班本上,趁接生间隙偷偷练习。 转年开春她有了身孕,梁氏夫人却忧心忡忡,女婿神秘的工作性质让她想起十年前失踪的远房侄儿。 老太太跪在祖宗牌位前烧了整夜的香,天亮时带着女儿去了趟六榕寺。 奈何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1926年深秋,李瑞接到紧急调令要赴莫斯科,临行前夜,他把结婚时那方红绸缎裁成两半,说要当作日后相认的信物。 曾雪明摸着尚未显怀的小腹,目送丈夫消失在晨雾弥漫的珠江渡口,谁料这一别就是永诀,往后的岁月里,七封寄往苏联的信件都石沉大海。 23年后,当她在报纸上认出胡志明额角那道伤疤,那是新婚时他在东山市场搬花盆磕的,她翻箱倒柜找出珍藏的红绸缎。 当年讲习所的旧人已在北京任职,收到广州来信后特意托人查证,这才确认越南领袖确实用过"李瑞"这个化名。 只是此时中越两国正在并肩抗法,胡志明身边已有贴身警卫三十六人,连他最爱吃的广式虾饺都要经过三道检验。 广州老西关的骑楼渐渐爬满青苔,她始终守着越华路的老宅,每月领了工资,总会去太平馆西餐厅买两个葡挞,那是李瑞从前每周日必给她带的。 服务员换了好几茬,没人知道这个戴银丝眼镜的妇人为何总对着玻璃柜发呆。 直到1969年秋,广播里传来河内的哀乐,她默默把攒了二十年的葡挞钱捐给了援越医疗队。 晚年的她住在龙津西路,窗台上永远摆着盆越南紫檀,街道干部来登记信息时,见她"配偶"栏始终空白。 1991年木棉花开的季节,86岁的她握着半块褪色的红绸缎安详离世,枕边相框里是1926年东山照相馆拍的结婚照:穿白西装的青年握着听诊器,新娘旗袍襟上别着朵小绒花。

0 阅读:80
晨曦微尘

晨曦微尘

晨曦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