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腊月,一地主带300多个鬼子进山找抗联。鬼子怕迷路,边做记号边走。地主见状挠了挠头:“太君,这么走太慢了,这条路我熟悉,跟着我走不会迷路的!
1937年,正是日军正式向中国发起侵略的年份。
东北,就首先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和袭击。
这位地主,名字叫做黄有。光从他做的事情来看,似乎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卖国贼。
可实际上,黄有不但不是卖国贼,还是一位侠肝义胆、为国奉献的抗日斗士。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日军扫荡到黄有的家乡的时候,在当地驻扎的游击队已经安然撤退了。
老百姓们虽然大多数淳朴善良,但在死亡的威胁下,还是有叛徒供出了一条情报。
黄有一直和游击队关系密切,而在当地的了解游击队下落的人,只剩下了黄有一个。
知道了这则情报之后,日军很快把黄有抓了起来,并扬言要是黄有不说,那就杀了他。
在此对待下,黄有没有像村民们想象的那样,满脸不屈,英勇就义。
相反,黄有的脸上摆出了热情的笑容,以非常迫切的态度直接说要给日军们带路。
目睹黄有卖国行径的村民们觉得黄有叛变了,纷纷破口大骂黄有是“狗汉奸”、“卖国贼”!
黄有不仅充耳不闻,还对村民们得意洋洋的说道:
“我为太君们服务是我的本事,也是我的福气,你们这些不服管教的人,还是也早早投降了为日军做事吧!”
日军看黄有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也夸他非常上道。
就这样,在黄有的带领下,日军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开始了寻找游击队的路程。
当时的东北,正值严冬,天气十分寒冷,山中的积雪也是十分厚重难行。日军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都快冻僵了却还是没有走到黄有所说的游击队藏匿的 地方。
走着走着,日军开始不耐烦了起来,而且,长期行军的过程中,他们的物资也快消耗殆尽,在极寒天气给人的恐惧下,日军内部有很多人都开始怨声载道起来。
日军军官气急了,又开始威胁黄有,如果在接下来的两天之内再找不到,就立刻把黄有杀了!
黄有表面上非常害怕,心里却已经浮现出了如何歼灭这队日军的计划了。
终于,黄有带领日军来到了一个破旧的营地,让日军先在这个地方休整,明日起来,还剩不远的地方就能找到游击队的藏匿地点了。
日军军官看着自己的队员们,也的确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满脸颓唐,也就答应了在此地休息。
而就在深夜,日军纷纷都睡熟了,黄有立刻偷偷溜了出去,孤身一人,顶着严寒的风雪,把日军的方向报告给了游击队员们。
得知日军所在地的游击队,立刻出发。就这样,无路可退并且弹尽粮绝的日军很快就被游击队们给歼灭了。
但是,黄有却因为长时间暴露在东北的极寒天气中,得了低温冻伤症,在几天后就牺牲了。
其实,黄有这个人,虽然是地主,但为人却十分仁善,对待乡亲们也十分友好。
小时候,黄有的家境非常的贫困,他家中的钱财,都是靠着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白手起家赚起来的。
而黄有成为地主后,并没有像其他地主老爷们一样丧尽天良,随意指使农民干苦力。
相反,他从不吝啬对穷苦人民的接济,为人十分仁义,在乡亲们中间,黄有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好人”。
而抗日战争爆发后,黄有也满怀着抗日热情,向游击队捐献了很多抗日物资。
甚至,在知道自己兄弟的妻子变成卖国贼后,不仅把她赶出家门,还将这个卖国贼杀死,以明抗日心智。
不管从哪点来看,黄有都是位不折不扣的抗日英雄!
无论是白手起家积累财富的勇气和魄力,还是对乡亲们施以援助之手的仁德善良,亦或者是无偿捐献物资的奉献之举,和国难当前、“大义灭亲”的爱国精神。
最后的黄有,也是靠着自己的智慧,冒着牺牲的风险,用自己的身体为诱饵,诱敌深入,才一举歼灭了日军!
身死魂犹在,像黄有这样在抗日时期的人民英雄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为了抗日救亡运动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我们应该记住黄有的奉献,也牢记那些无名英雄的荣光,不忘历史,发扬爱国精神,重振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