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盯上”年轻人这些习惯可能加剧患病风险

新浪财经 2025-05-17 05:50:18

提到高血压患者

你可能会首先想到中老年人

事实上

越来越多年轻人面临着患病风险

长期久坐易导致血压升高?

防治高血压应该怎样吃?

这篇文章,建议收藏↓↓

高血压为何“盯上”年轻人?

这些行为加剧患病风险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高血压可能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发生,也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医生提示:血压超过130/80mmHg的人群需提高警惕。临床证据和多项研究证实,血压超过这个标准,对心、脑、肾的损伤就已开始累积,且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强,因此血压控制越早越好。

高血压受到多重生活因素的影响,除遗传因素外,肥胖超重、长期过量饮酒吸烟、精神紧张、睡眠不好、缺乏运动、高盐饮食等,都是高血压患者呈年轻化的主要原因。

⚠久坐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久坐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使得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出一些物质,这些物质可引起血管收缩、升高血压,此外,久坐引发血液循环不畅,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不能被及时清除,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打鼾重需警惕隐匿性高血压⚠

部分人群在诊室测量血压并没有很高,但在家中测血压或是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这种情况称为隐匿性高血压。

医生提醒:夜间睡眠打鼾重、经常失眠、精神压力大等人群要关注血压情况,若检查后发现明显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如眼底损害、尿液有少量蛋白等,要考虑是否患有隐匿性高血压

远离高血压

这些误区一定要绕开

降压药有副作用可以不吃

长期服用降压药,确实可能会带来一定副作用,如干咳等,或者可能会对肝、肾造成损伤。但相比而言,拒绝吃药导致的危害更大。

越早将血压控制在稳定水平,越能更好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并发症发生。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定期复诊,在医生指导下,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药物。

血压高但无症状不用治疗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并没有典型、明显的症状,有的患者已经适应了高血压带来的头晕等不适症状。但血压高对身体带来的危害始终存在,此时依旧需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

血压正常了就能停药

血压平稳很重要,不能血压稳定后停药、血压高了再重新服药降血压。忽高忽低的血压,对身体伤害很大。所以即使血压稳定了,也不能停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规律进行降压治疗,同时重视复诊。

科学防治高血压

这些细节很重要

防治高血压建议这样吃

适度减少钠盐摄入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成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逐步降至5克以下。钾盐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因此可以适当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

应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食物,多选择低脂或脱脂乳制品、禽肉、鱼、大豆和坚果,尽量少吃含糖饮料和甜食。有研究发现,常吃苹果、香蕉,高血压死亡风险能降低40%。

喝茶也可以降低高血压风险。其中,喝绿茶可使高血压风险降低6%,喝红茶则能使高血压风险降低26%,主要是因为喝红茶能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显著降低。

不同地区的人们要健康饮食、防治高血压,有哪些重点注意事项?

东北地区:少吃炖菜。建议用拌菜代替炖菜,这样能有效保留蔬菜中的钾离子,对血压产生积极的影响。

西北地区:少吃加工、腌制的肉类食品,增加蔬菜如洋葱、胡萝卜、芹菜的摄入量。

华北地区:少喝粥。粥类糖分含量较高,会增加体内血糖含量。

华东、华南地区:摄入海产品较多时,相应减少盐的摄入。

华中、西南地区:火锅底料注意少油、少盐。可以选择清汤火锅加上辣椒,既能满足对辣味的需求,也能避免高油、高盐。

防治高血压建议这样运动

超重和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是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者应通过控制能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来减重,将体重维持在健康水平。

建议在自身条件允许时,每周4—7天,每天进行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同时要注意,运动至少要连续半小时。

防治高血压还要注意这些事

心理健康同样很重要。太极、冥想等放松技巧能帮助人们减轻压力,对血压产生积极的影响。避免吸烟、限制酒精摄入、定期自我监测血压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定期体检是预防高血压的另一个关键。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健康问题,还能确保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在正确的轨道上。高血压高危人群(高龄人群、存在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应保持定期监测血压的习惯,推荐每日早晨、晚间测量血压。

“握毛巾法”辅助降血压:

将毛巾对折,从一边卷起成卷,粗细度为用一只手握住时,大拇指不碰到其他四指。

用30%的力量握住毛巾卷2分钟后,休息1分钟,左右手各重复2次,每周坚持做3次以上,持续锻炼4~8周可获益(此法不能代替降压药,只是一种辅助降压的方法)。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