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0岁的何赛飞去老师家吃饭,看到照片中老师的4个儿子,她心想:自己一

娱乐吃瓜蜀黍 2025-05-17 08:08:17

1983年,20岁的何赛飞去老师家吃饭,看到照片中老师的4个儿子,她心想:自己一定会成为老师的儿媳妇!

1983年,浙江杭州的一个普通傍晚,何赛飞推开黄老师家的门,桌上的饭菜冒着热气,墙上一张全家福照片却让她心跳加速。照片里,黄老师的四个儿子并肩而立,个个眉目清秀,穿着整洁的衬衫,笑容温暖。何赛飞盯着照片,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一定会成为黄老师的儿媳妇。”

她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赶紧低头扒饭,脸颊却不自觉地红了。那一刻,她还没见过这四个儿子中的任何一个,但命运的齿轮似乎已经开始转动。

何赛飞,1963年出生在浙江舟山的岱山县,一个被海风和渔歌环绕的小岛。她的童年并不如意,五岁那年,父母离婚,姐姐赛燕和妹妹赛丽随母亲改姓夏,远走他乡,而她则留在了父亲身边。父亲曾是城里的文艺工作者,却因特殊年代被下放到海岛,家境一落千丈。

为了养活女儿,他拉过板车,当过渔夫,甚至把家中能卖的东西都变卖一空,只为给何赛飞的母亲治病。可母亲还是走了,留下年幼的何赛飞和父亲相依为命。父女俩挤在简陋的屋子里,最温馨的时光,是父亲教她弹三弦、识乐谱,哼着越剧的调子,忘却生活的苦涩。

十六岁那年,村里放映了一场越剧电影《红楼梦》,海风吹得幕布晃动,何赛飞却看得入了迷。回家后,她学着电影里的腔调,给父亲唱了几句,父亲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拿出家中仅有的积蓄,请来老师教她越剧,希望女儿能凭一技之长,摆脱海岛的困苦。1982年,17岁的何赛飞考入岱山越剧团,刻苦练功,脚趾磨出血泡也不吭声。

仅仅一年,她就凭《终身大事》崭露头角,次年调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为台柱子。1984年,她主演的越剧电影《五女拜寿》上映,灵动的翠云一角让她名声大噪,被誉为“越剧五朵金花”之一,还拿下长春电影制片厂“小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而黄老师是小百花越剧团的资深教师,早已把何赛飞当女儿看待。她知道何赛飞的童年缺了母爱,经常叫她到家里吃饭,嘘寒问暖。那张全家福照片,何赛飞看了不止一次,每次都忍不住多瞄几眼。

直到某天,剧团后台来了个年轻人,穿着笔挺的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支钢笔,气质沉稳。姐妹们窃窃私语:“那是黄老师的二儿子,杨楠!”何赛飞抬头看去,心跳漏了一拍。他的模样,竟和照片里的人重叠起来。

杨楠比何赛飞大七岁,是黄老师的二儿子,稳重内敛,带着一股书卷气。两人因黄老师的牵线,渐渐熟悉。一次黄老师生病,杨楠到剧团探望,何赛飞陪他聊天,两人从越剧聊到舟山的海风,竟有种莫名的默契。

演出间隙,杨楠会帮她拿道具,递水杯,细微的关怀让何赛飞心动。可当她得知杨楠曾有过一段感情时,骨子里的保守让她炸了毛:“你不纯洁了,我们分手!”她气鼓鼓地转身就走,杨楠却没放弃。他跑到何赛飞家,站在父亲面前,郑重地说:“叔叔,我是真心想娶赛飞,照顾她一辈子。”

何赛飞的父亲看着这个年轻人,眼神柔和。他知道女儿倔强,也知道她需要一个可靠的依靠。杨楠的真诚打动了何赛飞,她终于放下芥蒂,接受了这份感情。父

1988年除夕夜,杭州的一个小院里,何赛飞和杨楠步入婚姻。没有盛大的婚礼,没有新房,连酒席都没办。唯一的“奢侈品”是一张影楼免费送的婚纱照,和公婆打的一套木衣柜。婚后,何赛飞的事业如火箭般起飞。她接拍了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饰演泼辣的三姨太梅珊,惊艳四座;又在《红粉》和《风月》中塑造了令人难忘的悲剧女性,奠定了“姨太太专业户”的称号。

事业巅峰时,何赛飞却面临抉择。她对杨楠坦言:“现在生孩子,我得停工至少一年半,事业会受影响。”杨楠已经三十多岁,身边同龄人的孩子都上学了,但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支持你,家里的事交给我。”

他挡住了家里的催生压力,甚至怼回外界的闲话。何赛飞感动于他的包容,1998年,36岁的她生下儿子何啸风,小名“虎娃”。杨楠化身家庭煮夫,照顾儿子和双方父母,让何赛飞无后顾之忧,继续在舞台和银幕上发光。

舟山的海风,总是带着咸味,吹过何赛飞的童年,也吹进她的婚姻。如今,60岁的何赛飞依然活跃在荧屏和舞台上,2024年主演的《承欢记》热播,她的风韵依旧动人。杨楠仍是她身后的那座山,默默支持,恩爱如初。

她曾在采访中说:“我这一生只谈了一场恋爱,平淡却珍贵。”从舟山的小岛到全国的舞台,何赛飞用才华和坚韧书写了传奇,而杨楠,是她故事里最温柔的篇章。

何赛飞的艺术成就不仅限于越剧和影视,她还尝试昆曲、豫剧等,2021年发行《何赛飞昆曲选段》,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2023年,她在《中国梆子大会》上为戏曲演员发声,揭露行业困境,呼吁更多支持,引发广泛讨论。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也是中国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挣扎与坚守的写照。

0 阅读:194

猜你喜欢

娱乐吃瓜蜀黍

娱乐吃瓜蜀黍

娱乐吃瓜蜀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