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山东沂水桃棵子村,这天来了一位卖酒的汉子,行迹有点奇怪,有来买酒的他

时说历史 2025-05-17 08:19:56

1956年,山东沂水桃棵子村,这天来了一位卖酒的汉子,行迹有点奇怪,有来买酒的他不招呼,却一个劲地往人家院子里瞅,更怪的是,他卷起的裤腿处,竟然有像蚯蚓似的伤疤!

那年,沂蒙山区正经历着最艰难的寒冬,日军扫荡的铁蹄踏碎了山村的宁静。

沂水县桃棵子村的土坯房里,五十岁的农妇祖秀莲把纳鞋底的麻绳拽得吱吱响。

她脚边的箩筐里摞着二十多双新布鞋,每双鞋底都用米浆糊了三层粗布,这些鞋是要送到区里妇女救国会的,前线的八路军正等着穿。

十一月的冷风刮得人脸生疼,她背着竹篓往家赶,山道拐弯处的乱石堆里,一团灰扑扑的东西突然动了动。

等凑近了看,那团灰布底下露出半截草鞋,鞋面上凝结着黑红的血块。

她蹲下身扒开枯草,一张年轻的脸惨白如纸,胸前的八路军军服被血浸透了半边。

这个叫郭伍士的侦察兵在三天前遭遇了日军巡逻队,子弹打穿了他的左肩,刺刀在肚皮上豁开三寸长的口子,右小腿的刀伤深可见骨。

她用镰刀割断缠在伤口上的烂布条时,发现伤口已经生了蛆虫,连忙让丈夫把家里腌咸菜的陶瓮腾空,连夜把人藏进了后山的石洞。

山洞口用茅草堵得严严实实,她每天天不亮就揣着瓦罐往山上跑,瓦罐里装着熬得浓稠的小米粥,有时还藏着两个鸡蛋,那是她拿家里最后半升玉米跟邻居换的。

石洞阴冷潮湿,郭伍士的高烧反反复复,有回烧得说起了胡话,抱着祖秀莲的胳膊直喊娘。

最凶险的是受伤的第七天,她掀开盖在伤口上的苦菜叶子,发现皮肉已经发黑。

摸黑走了八里山路,在张家沟找了个老郎中,人家听说要救的是八路军,把祖传的刀伤药塞了她满手。

回来的路上遇着日伪军查路条,她把药包藏在裤腰里,硬是在结了冰的河沟里泡了半个时辰。

等到郭伍士能扶着墙根站起来,已是来年开春,他看着祖秀莲家炕头上摆着的野菜窝头,说什么也不肯动筷子。

没曾想后来她竟把家里下蛋的老母鸡宰了炖汤,油花子飘了满满一海碗,他捧着碗的手直哆嗦,眼泪吧嗒吧嗒往汤里掉。

伤愈归队那天,郭伍士跪在她跟前磕了三个响头,沂蒙山的山道上,他一步三回头,把大娘佝偻着腰站在村口的身影刻进了心里。

右小腿上蚯蚓似的伤疤每逢阴天就发痒,倒成了他惦记恩人的念想。

1956年秋收时节,桃棵子村来了个卖酒的外乡人,这人挑着酒担子不吆喝,专盯着各家各户的院子瞅,有眼尖的村民发现,他卷起的裤管下爬着条暗红的伤疤。

第三天中午,卖酒汉子手里的酒葫芦"咣当"摔在石板路上,他冲着井台边洗衣服的老太太"扑通"跪下了。

原来他退伍后一直在找恩人,他记得石洞外有棵歪脖子枣树,记得大娘纳鞋底时总爱把顶针戴在无名指上。

寻了整整八年,终于在这个小山村里找到了头发花白的祖秀莲,当得知大娘的儿子牺牲在朝鲜战场,他二话不说把山西老家的媳妇孩子接了过来。

往后的二十多年,桃棵子村人都管郭伍士叫"二小子",他给祖秀莲养老送终,清明冬至的祭日,总要带着儿孙去坟前磕头。

0 阅读:125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