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期间,山东莱阳县农民唐和恩带领的支前小车队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1

看了又看他 2025-05-17 14:08:07

淮海战役期间,山东莱阳县农民唐和恩带领的支前小车队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1948年11月6日战役打响当天,唐和恩用一根长约1米的竹竿当路标,每经过一个村庄就用针尖刻下地名。这支由46辆独轮车、83名民工组成的队伍,从山东老家出发时只带了36斤高粱面,却冒着国军飞机轰炸,先后辗转江苏、河南、安徽三省88个村镇。 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这根竹竿上,最密集处1厘米刻有"濉溪口""永城""陈官庄"三个地名,记录着1948年12月15日他们一天内往返60里为华野13纵运送弹药的事迹。竹竿底部还保留着唐和恩用牙齿咬开的绳结——当年在双堆集战场,他为解开冻住的粮车绳索咬掉了半颗门牙。 华东支前委员会1949年1月25日的《特等功人员登记表》记载:该队在零下15℃的严寒中,人均负重180斤,日行70里,累计运送粮食11000斤、弹药43箱、转运伤员27人。 最惊险的是1949年1月6日总攻阶段,唐和恩带领车队穿越火线时,用身体压住被弹片击中的面粉袋,保住了前沿阵地急需的30斤面粉,棉袄里渗出的面粉和鲜血冻成了硬板。战役结束后,这根刻满地名的竹竿被粟裕称为"量天尺",陈毅亲自为其题写"支前模范"四个字。 唐和恩于1982年去世前,将伴随他34年的竹竿捐赠给国家,这根普通又不平凡的竹竿,至今仍在诉说着"小推车推出胜利"的传奇。

0 阅读:55
看了又看他

看了又看他

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