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中国歼-10C刚一战成名,就引来间谍!5月10日,国安部曝光一个出卖

清风明月英雄 2025-05-17 14:50:32

万万没想到,中国歼-10C刚一战成名,就引来间谍!5月10日,国安部曝光一个出卖我国战机的泄密者,在他即将出手之际,国安部迅速采取行动!他下场如何? 很多人都知道,民航客机起落的时候遮光板都需要打开。然而这个规定在一些军民两用机场却相反,战机在起落的时候是都需要关闭遮光板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有人拍摄泄密,同理,在这些机场附近也是不允许拍摄的。 有人可能觉得作为航空爱好者拍一下也没什么关系,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或许能说明,禁止拍摄是完全有必要的未雨绸缪。 前段时间,国安部曝光了一名泄密者,他看起来是一名普通的主播,实际上却是一个利益熏心的“叛徒”。 赵某的家住在军用机场附近,他原本只是个打工仔,后来发现拍摄战机起降的画面能火,于是便经常开直播跟大家分享。 一开始,他拍的也就是战机起飞降落的画面,可“流量”一上来,评论区突然冒出个“土豪粉丝”,动不动就打赏几千块。 这位“粉丝”号称自己是“军事发烧友”,甚至还私信他拍得真专业,他们就需要这种素材!并许以价值不菲的专业摄像设备,让他拍“更清晰的细节”。 这样的行为平时看都让人觉得有些不对劲,更别说是在中国战机歼-10C扬名全球的时候。 前不久,印度对巴基斯坦不宣而战,却被巴基斯坦空军,驾驶歼-10C这款三代机,以零损失击落印度花大价钱买的“阵风”战机,创造了现代空战史上的奇迹。 要知道,“阵风”可是号称4.5代战机,卖给印度的单架价格约2.8亿美元,比歼-10C贵了快五倍。 不过,歼-10C的成功绝非偶然,这款战机从1982年立项到2025年实战验证,凝聚着中国航空人四十三年的智慧结晶。 它独创的鸭式气动布局经过六万次风洞试验打磨,鸭式气动布局经过6万次风洞试验打磨。而霹雳-15E导弹的超视距打击能力,更是让敌机在数百公里外便无处遁形。 在印巴空战中,歼-10C与预警机、无人机组成的“三位一体”作战体系,展现出远超西方预期的协同作战能力,让阵风战机沦为笑柄。 也正是因为如此,境外势力开始急于窥探中国战机的技术内核。 而在赵某直播间的那名“军事发烧友”,正是一名伪装的间谍,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要求赵某去拍摄更敏感的画面,而赵某也在间谍的“温水煮青蛙”式渗透中逐渐沦陷。 间谍开始逐步要求赵某拍摄战机机腹的雷达罩细节、发动机尾喷口的热流痕迹,甚至未公开的新型战机试飞影像。 一部手机、一台云台,看似普通的直播设备,在间谍手中却成了刺探中国军工命脉的利器。 而赵某也被钱砸晕了头,镜头还真的越拉越近。 直到有军迷在其直播画面中发现了不对劲:“这架试飞的战机不是还没解密吗?他怎么敢直播?”随后立刻进行了举报。 如果不是他的及时发现,这些影像可能已被用于逆向破解,我国先进战机的隐身涂层和电子对抗系统。 在接到举报后,仅仅只用了四十八小时,赵某就被抓捕,而等待他的将是法律和道德的审判。 这已经不是中国战机首次遭遇泄密危机。 1999年,歼-10原型机研发阶段,前工程师郭健为了博取眼球,将绝密参数发布在军事论坛,导致核心数据在国内外网站疯传。 尽管调查发现他的动机只是“炫耀学识”,但造成的损失已无法估量。 二十六年后,相似的剧情竟然在自媒体时代重演,只是泄密者从高知精英变成了流量主播,泄密渠道从封闭的论坛转向了全民直播。 这印证了国安部的警示:军事爱好者群体已成间谍活动高危地带,一张随手拍摄的照片、一段无意提及的部队番号,都可能成为情报拼图的关键碎片。 作为普通人,保护国家机密是责任,也是使命,而做起来其实并不难。 以后看到军车、军用机场,收起手机绕道走;无意听到部队番号、装备调动,左耳进右耳出;要是看到涉军照片视频,随手一个举报。 下次再看到呼啸而过的战机,请记住,它的锋芒里,有科研人员的汗水,也有你我的责任。守护这片蓝天,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信源:央广网

0 阅读:217
清风明月英雄

清风明月英雄

允许一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