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否认前三十年的成就?谁就是忘本、背叛人民!】
常有人说,时间是把刀,能雕刻真相;也常有人忘了,刀在人手中,雕刻的是欲望。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有人咬牙称之为“黑夜”,也有人眼含热泪称它“黎明”。而历史,是一面镜子,不怕灰尘,只怕有人故意把它挂在背光处。
是的,那段历史不完美,但它真实——真实到铁轨与血汗交织,真实到田野与梦想相连,真实到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千年中国大地终于不再隔着纸张。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脚板丈量出来的工业化道路,是毛泽东思想在广袤土地上一次次点燃的人民创造力的火种。
马列主义的锤子,不是装饰品
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在1949年,中国连“地”都不完整。百废待兴,百孔千疮,毛主席说:我们要建设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于是,马列主义被我们拿在手中,不是高高供奉,而是用来刨地、筑路、开矿、打铁的工具。
毛泽东同志将“解放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并举,提出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步走,打造了全世界少见的完整工业体系。你可以说那时候人穷,但你不能说中国不拼命。156项重点工程,不是凭空长出来的,是无数人的肩膀、饭碗、工棚搭出来的。
钢产量从15.8万吨到3178万吨,不是统计局造假,而是“手把红旗旗不湿,脚踏泥泞泥不开”的赤子之躯一步步打下的。列宁说,“社会主义将比资本主义更高效地组织生产”,而这一理论,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被实践成了现实。
集体主义,不是用来笑话的“鸡汤”
今天的人很 喜欢讲“人性”,讲“市场”,但一提“集体主义”,就皱眉,好像那是个“洗脑”的词。可是在那段历史里,是集体主义让大三线建设者逆风入川,是集体主义让攀枝花在深山中开出钢铁之花。
在那个全国人均GDP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1/20的时代,数百万建设者“以身许国”,只因他们相信“一个人可以倒下,但集体一定会向前”。铁路从1949年的2.2万公里拓展到1980年的5.2万公里,背后是多少“青丝变白发”的汗水铺就。
农业集体化不是“乌托邦”,而是对“如何在资源极度匮乏下保人民吃饱饭”的回答。灌溉面积增长3200万公顷,粮食产量翻两倍,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真实图景,而非口号。
恩格斯说:“社会生产将代替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状态。”毛泽东在中国证明,哪怕是在一穷二白的国度,只要组织起来,人民也能“愚公移山”。
科技不是精英的玩具,是人民的命运
“两弹一星”是高科技,但更是保命符。在帝国主义核讹诈横行的年代,没有它,我们的“自主发展”只是笑话。钱学森、郭永怀、邓稼先,是科学家,更是革命者。他们没有享受“科研待遇”,却在茅屋草棚中炸出中国人的脊梁。
医疗也是一样。那时候人均寿命从35岁提高到67.7岁,文盲率从80%下降到25%。这不是偶然,是因为“赤脚医生”背着药箱翻山越岭,是因为公社办起了妇幼院、卫生站,是因为“为人民服务”不是八个字,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阶级立场。
毛主席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科学也要“为人民服务”。科技从未脱离政治,它不是超脱阶级的魔术,而是在社会制度框架下服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选择。
物质基础,是改革的“娘家”
很多人喜欢把1978年当作“新起点”,却选择性遗忘那之前的“攒家底”阶段。有人说前三十年“闭塞落后”,但不知那是寒门子弟在积攒学费。3200亿固定资产、1500万专业技术人才,不是改革开放突然变魔术生成的,而是“早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留下的根基。
机械、冶金、运输、电力这些“重工业骨架”,是改革开放得以展开“轻工业翅膀”的根本。如果没有重工业支撑,中国根本承接不起全球产业转移,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世界工厂”称号。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毛主席时代,就是一群人把命悬在嘴边,用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式一点一点把国家“抬”起来。
历史虚无主义是精英的遮羞布
最近几年,“前三十年崩溃论”甚嚣尘上,有些“专家”甚至指责说那是“制造落后”,“延误现代化”。但他们忘了,没有那三十年的蓄力,就没有后来的起飞;他们更不愿意承认:“人民当家做主”的火种曾经燃得太亮,照得他们太刺眼。
这正是鲁迅所讽刺的——“吃人的礼教还未倒,写历史的笔已开始扭曲。”他们要的不是反思,而是清洗——清洗那段“人民当主角”的历史,让“资本主导”的逻辑从时间深处垄断“合法性”。
列宁批判那些“进步主义者”抛弃革命传统,“把历史当餐巾纸,只在需要时擦嘴”,这句话今天听来格外刺耳。
从泥土中开出的工业之花,才有中国味道
前三十年,不是乌托邦,也不完美,但它真实,它沉重,它是中国人民在马列毛主义指引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真实故事。它是将马克思主义变成现实社会工程的“试验田”,也是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发电站”。
今天我们谈中国式现代化,谈高质量发展,谈新质生产力,我们不能只看现在的灯火通明,也得看看那段“用油灯照图纸”的岁月。
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能忘记我们走过的路。”
我们这不是怀旧,这是清醒;不是守旧,而是为了在新时代,把人民再一次请上历史舞台的中央。
(来源:星语秘境 原创作者:子珩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