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印巴停火期限,5月18日,印度有新表态,继续停火,终止日期,没有。 印度这次在印巴停火上玩得一手 “温水煮青蛙” 的绝活儿。5 月 18 日印度军方宣布 “继续停火,没终止日期”,表面看是给冲突降温,实则把巴基斯坦拿捏得死死的。这招分四步走,招招戳中巴铁的软肋。 首先,印度像放风筝一样攥着停火协议的线头。从 5 月 10 日首次停火到 15 日延长再到 18 日无限期延续,每次都卡着巴基斯坦的喘息点。就像猫抓老鼠,玩的就是心理战 —— 你刚想松口气,我就提醒你 “停火随时可能断”,逼得巴基斯坦边境部队不敢松懈,军费照样烧着。印度媒体还特意强调 “停火由印度主导”,说白了就是告诉国际社会:这局我说了算。 然后,印度这次玩得更绝,直接掐住了巴基斯坦的 “命根子”。5 月 14 日关闭巴格利哈尔水电站闸门,把印度河的水闸得死死的。要知道巴基斯坦 70% 的耕地靠印度河灌溉,旁遮普省 200 万公顷稻田直接断水,水稻减产预计 20%,连信德省老百姓喝水都成问题。这招比军事打击还狠,等于用 “水刀” 慢慢割巴基斯坦的经济命脉。更绝的是,印度外长苏杰生放话:“《印度河用水条约》暂停,除非巴基斯坦彻底断了恐怖主义的念想。” 把水资源当筹码,逼着巴方在谈判桌上低头。 接着,印度给停火协议套上了 “政治枷锁”。明明白白告诉巴基斯坦:停火可以,但你得先承诺停止支持跨境恐怖主义。这招高就高在把冲突定性成 “反恐战争”,既占据道德制高点,又把克什米尔问题和恐怖主义捆绑。国际社会一提恐怖主义就敏感,印度顺势把自己塑造成 “受害者”,巴基斯坦想反驳都难。就像下棋时布了个陷阱,你不跳进来就永远别想消停。 最后,印度用无限期停火织了张 “慢性施压网”。一方面避免冲突升级触发核按钮 —— 毕竟巴基斯坦有 130 枚核弹头,真逼急了后果不堪设想;另一方面让巴基斯坦长期处于 “半战争状态”。边境部队不能裁军,经济资源得优先喂给军队,民生问题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印度媒体还阴阳怪气地说:“巴基斯坦的粮食自给率已经从 92% 跌到 80%,再断水几年,说不定得求着我们卖粮食。” 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战术,比直接开打还折磨人。 现在巴基斯坦就像被架在火上烤:停火吧,经济被掐脖子;反击吧,又怕触发核战争。而印度呢,一边用停火协议稳住国际舆论,一边悄悄在边境增兵,还时不时搞个 “军事演习” 敲打巴方。更绝的是,印度国内正在搞 “朱砂行动” 10 周年庆典,把这次停火包装成 “战略胜利”,既安抚了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又为后续谈判积累了政治资本。 不过印度这招也有风险。巴基斯坦可不是省油的灯,5 月 17 日巴方就警告 “130 枚核弹不是摆设”,暗示可能对印度水坝发动袭击。一旦局势失控,印度苦心经营的 “战略优势” 可能瞬间崩盘。但目前看,印度赌的就是巴基斯坦不敢先动手,用时间换空间,慢慢把巴方拖入谈判陷阱。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鹿死谁手,还得看双方谁更能熬得住这 “温水煮青蛙” 的滋味。
美国教授警告印度:美国憎恨中国,并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10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