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史稿· 高宗本纪》记载,乾隆帝6次南巡,花费巨大,几乎掏空了国库。 他第一次南巡,耗费的财力、物力、人力也是惊人的。乾隆首次下江南,仅应准报销银两即达到56万8千300余两,这还不包括数额庞大无法统计的地方摊派与商民捐助。史载,在南巡途中,乾隆极讲排场,倍及奢华,以吃喝为例,专门从京师携带乳牛(奶牛)75头,御膳房用羊100只、肉牛300头,预先用船只运送至江苏宿迁、镇江等地,不够又源源不断后续送至。 每日还从北京运送或由所经地方供应冰块、泉水,在直隶(河北)境内用北京香山泉水,进入山东后用济南珍珠泉水,入江苏后用镇江金山泉水,到浙江则用杭州虎跑泉水。仅饮用水一项就耗费惊人。 此外,沿途官员以及绅商还进献各种名贵食物。譬如他第3次出游江南,仅扬州盐政官金辉就置办香纱、宫扇、果脯等上贡物品,并献膳食两次,备办猪羊、海鲜、小菜等,共耗银2700多两。这还只是盐政官一人的花费。 各地方官为了取悦皇上,讨其欢心,无不煞费苦心,极尽铺张靡费之能事,就连乾隆自己也承认:各省添建屋宇、点缀灯彩未免徒滋繁费(《清高宗本纪》)。 史载,乾隆第五次下江南,船队经过镇江时,镇江的官员请高手匠人在运河岸边制作、布置了一个巨大的仙桃,绿叶映衬、红翠鲜艳,栩栩如生。当乾隆的御船缓缓经过时,忽然烟花绽放,鞭炮齐鸣,巨大的仙桃从中间一分两半,内置一个可容纳数百人的戏台,戏子们咿咿呀呀正在表演寿山福海戏。皇帝果然龙颜大悦。 苏州知府为了迎接圣驾南巡,大兴土木修建江南园林。早已荒芜不堪,沦为民居的狮子林,经过官府的精心修复,竟然恢复了往日模样,又成了一座美轮美奂、风光秀丽的江南名园。 富可敌国的江南盐商们为了准备皇帝南巡,和地方官较起劲来,不仅绞尽脑汁,且一掷万金不皱眉。这些盐商们平日里依靠官府,利用自己掌握的经济特权攫取了大量钱财,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乾隆每次到南方巡幸,他们都争先恐后参与筹办,为自己赢得新的荣誉与权势。 《清高宗本纪》说,乾隆第3、第5、第6次到江南旅游时, 两淮盐业巨子们每次捐款百万两。第5次南游中,两浙盐商捐资60万两,长芦盐商捐资10万两。对于盐商们“踊跃急公(好义),捐输报纳”,乾隆倒也不客气,一律笑纳,并想办法给予补偿。乾隆第一次巡幸江南时,驻跸扬州平山堂行宫,行宫内本无梅花,盐商们觉得景致有些单调,就捐钱种植梅树10000株,作为点缀,结果,乾隆入住后看到寒梅怒放,心里很是高兴。 由于乾隆不厌其烦地巡幸江南,途经各地的地方官们和江南商人均不惜耗费巨资讨皇帝欢心,结果总计6次南巡,国帑(国库支出)开支达2000多万两,再加上其他难以计数的开支,耗银达到数千万两。清朝前几个帝王历经百余年积累起来的财富几乎被他耗尽,府库为之一空。南巡靡费,成为造成乾隆中后期大清国力逐步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朝乾隆年间,窗外蛤蟆叫,皇帝乾隆问刘墉:“殿外何事喧哗?”刘墉一听,心想大家都
【1评论】【4点赞】
宇化贤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由于满清持续篡改两百多年的历史,很多罪恶都被掩盖!这些还只是已确认过的真实事件,不信的请自己先查一下有没有这些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