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在520就职周年前夕,抛出两岸“并购说”,宣称中国是“大公司”,台湾是“小公司”,中国要并购台湾,必须先开条件来谈,不能都不谈就说台湾是中国的。 赖清德把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事实,硬说成是“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商业交易。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岸分隔是内战遗留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公司并购”。 就连台湾现行的“中华民国宪法”都明确写着“一个中国”,马英九也常说“分治不分裂”,赖清德这么说是故意偷换概念,想把主权问题变成可以讨价还价的生意。 他选在就职周年这个节点抛出这套说法,背后至少有两层算计。一方面是给美国看的。最近美国智库公开提醒下任总统(尤其是特朗普)要管住赖清德,别让他在“台独”问题上惹祸。 赖清德用“愿意谈条件”的姿态包装自己,就是想缓和美国对他“激进台独”的担忧,顺便给自己争取更多国际投机资本。 另一方面,他想两边押注。在岛内,他一边喊着“抗中保台”巩固绿营基本盘,一边用“并购说”给自己留退路——万一哪天“台独”玩过火激怒大陆,他还能把这套说辞搬出来,假装自己是“促成统一的推动者”,把国民党一直主张的两岸交流踩在脚下。 国民党这次反应也算迅速,立马批评赖清德把“国家主权”当商品买卖。但尴尬的是,国民党的批评其实默认了“两岸是国与国关系”的错误前提,等于跟着民进党绕进了“两国论”的逻辑陷阱。 要知道,国民党党纲里还写着“九二共识”,但现在很多年轻党员居然觉得推动两岸交流是“负资产”,想抛弃“九二共识”只守着“中华民国”。 可“中华民国”宪法里明明白白写着“一个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湾,国民党要是连这点都不敢坚持,跟民进党的“台独”本质又有什么区别? 这几年国民党在两岸论述上越走越模糊,被民进党牵着鼻子走,连年轻人都快忘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承认“一个中国”。 其实大陆早就在为两岸统一开条件了。从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到叶剑英提出的“叶九条”,再到后来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大陆多次释放善意,甚至提出统一后台湾可保留军队。 但这些提议在民进党“抗中保台”的操弄下,都被歪曲成“阴谋”,谁敢讨论就扣“卖台”帽子。 赖清德的“并购说”看似大胆,实则是在这种畸形政治环境下的投机表演——既想给自己留后路,又想误导台湾民众把主权问题当交易。 说到底,赖清德的这套歪论,暴露的是台湾政坛在统独问题上的虚伪和投机。民进党一边靠“去中国化”骗选票,一边又不得不依赖“中华民国”的法理外壳;国民党一边喊着“反对台独”,一边又不敢理直气壮讲“一个中国”。 但无论政客怎么算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永远不会变,任何把主权当商品的言论都是闹剧。未来,台湾究竟是和平统一还是被“台独”拖入深渊,考验的不仅是政客的良心,更是全体台湾同胞的判断力。
赖清德在520就职周年前夕,抛出两岸“并购说”,宣称中国是“大公司”,台湾是“小
思真娱娱
2025-05-19 15:08: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