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6年,令妃才刚生完孩子,乾隆就开始召见她,令妃无奈,只能强撑,10年之间她

如梦菲记 2025-05-20 15:47:29

1766年,令妃才刚生完孩子,乾隆就开始召见她,令妃无奈,只能强撑,10年之间她就怀孕了6次,可是她每次生完孩子,乾隆都不让她抚养,直到162年后,孙殿英洗劫了裕陵,这才发现令妃死亡的真实原因。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766年冬天,紫禁城内一切照常运转,那一年,魏佳氏刚刚诞下皇十七子永璘,产后身子极虚,太医院开出的脉案上清楚写着“血亏”“需静养”,大夫还建议至少两年内不宜再受孕。   可是没到第二年正月,她就再次被传召至养心殿,不久之后,她又怀上了孩子,并在同一年生下了皇九女,这样高频率的怀孕和生产让她的身体彻底透支。   从1756年开始,魏佳氏在短短十年内先后生下六个子女,每隔不到两年,她就要经历一次怀胎、生产和恢复,刚出月子就要梳妆应召,这种频率在清代后宫并不常见,也远超正常人身体所能承受的限度。   每一次生育都耗损了她的精气,每一次恢复都不完整,乾隆对她确实宠爱,不断翻她的牌子,但这种宠爱是一种不容拒绝的安排,在皇权主导的制度里,妃嫔的身体不是自己的,生育是服从。   她的子女虽然众多,却无一由她亲自抚养,皇子皇女在出生不久后便被送往阿哥所或交由乳母照看,这在清宫是常规安排,但对于出身包衣的魏佳氏来说,情况更为特殊。   她无权提出异议,也无从过问孩子的生活,在史料中有明确记载,皇十五子永琰在五岁前只和生母见过三次。   孩子幼时哭闹着要找额娘,乳母却用吓唬的话掩盖真相,说她是“吃小孩的老妖婆”,这句话传到乾隆耳中,乳母被重罚,但事情的根源并未改变,母亲无法履行母职,子女在规制中长大,亲情被割裂。   魏佳氏的身体每况愈下,长期的失眠和焦虑让她开始依赖朱砂镇静,太医院记录显示她常服安神香和朱砂药丸,朱砂虽能安神,久服却伤身,尤其对肝脏损害极大。   太医院明知其毒,乾隆也不可能不知,可她还在服用,可能是因为别无选择,也可能是为了保持良好状态以应召。   在宫中,体弱多病的妃子容易被冷落,她可能更怕失宠,这个决定是否出于她自己,已无法考证,但长期的积累最终让她在49岁时病重去世。   她死后的事情被安排得很体面,乾隆追封她为孝仪皇后,下旨将她神牌供奉在东佛堂,与自己合置,并亲自写下悼诗,按皇家礼仪厚葬她于裕陵,可她在世时遭受的病痛与压抑,并不能因此抹去。   1928年,东陵地宫被盗,孙殿英带兵炸开裕陵,众人发现,魏佳氏的尸体保存完整,没有腐烂,北平协和医院接到验尸请求,检查后发现她骨骼中含有极高剂量的朱砂成分。   这一结果引起很大震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被称为“最得宠的妃子”之死,过量服用朱砂,是皇帝默许还是她自己的选择?   学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她为维持生育能力而服药,也有人认为是帝王手段,用来控制后宫,还有人提出,她是在身心重压下,自行服药求稳。   这些猜测没有定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位皇贵妃用自己的身体代价换来了十几年的恩宠,但她并未获得完整的母爱、自由或健康。   她死后得到了皇后名号、金棺玉椁、诗文哀悼,可这些都发生在她失去一切之后。   她的一生被卷进皇权与制度的漩涡,从入宫到逝世,每一步都带着被动与隐忍。   那份所谓的宠爱,背后是一段段沉重的事实,是无法言说的孤独与疼痛,她的故事,并非传奇,而是后宫中最常见却最难以被听见的一种命运。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看看历史上真实的令妃有多传奇

0 阅读:57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