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高层重大调整,49岁莫尔德维切夫上将出任俄军总司令!所以说,俄罗斯才是真秦制帝国,耕战一体,军功赏爵制,在乌东成长起来的少壮派军官会成为未来俄罗斯帝国的掌权人,这对整个世界都是一个信号: 依靠战功崛起的少壮派军官正在替代以前传统的希拉维克集团亲西方势力。
俄罗斯这次在谈判桌上毫不退让,摆明了不只是要守住乌东,还要让对手知道自己的底线。
过去几年,俄乌冲突成了磨刀石,磨出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军官。他们不光在战场上拿得出成绩,还在悄悄改变俄罗斯的权力格局。
莫尔德维切夫就是一个典型,这位49岁的上将,靠着乌克兰战场上的硬仗爬到了俄军总司令的位置。马里乌波尔围城战、阿瓦迪夫卡奇袭战,这些教科书级别的战役都出自他手。
他的打法讲究用猛烈的炮火和精确的航空炸弹开路,力求用最小的代价换最大的战果。这种精打细算的风格,跟过去那种猛冲猛打的传统俄军可不一样。
除了莫尔德维切夫之外,像阿列克谢·久明这样的人,同样是这波少壮派的代表。
久明出身军医家庭,年轻时就读于军事院校,后来在克里米亚事件中崭露头角,成了军事情报圈的红人。
另一位曾经风光无限的苏罗维金,也是在叙利亚战场上指挥空天军打出了名堂。要不是因为政治上的失误,他可能早就站上更高的位置。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都在乌克兰、叙利亚这样的战场上证明了自己,靠战功一步步往上爬。
他们大多不到50岁,脑子里装的不是老一套的军事思维,而是更现代的打法,比如无人机群、精确制导武器,这些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成了俄军的标配。
这帮少壮派军官的崛起,跟俄罗斯内部的权力博弈脱不开关系。
普京早年的班底,像是绍伊古、格拉西莫夫这些希拉维克集团的人,靠着车臣战争和经济改革上位,但现在他们的光环已经褪色。
相比之下,莫尔德维切夫这批人代表的皇俄派,带着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更受当下俄罗斯国内情绪的欢迎。
乌克兰战争让俄罗斯民族主义高涨,皇俄派顺势而起,成了普京倚重的新力量。
尤其是在南部军区,像第58集团军这样的精锐部队,涌现出一大批皇俄派军官。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让普京没法不赏。
未来,这批少壮派军官很可能会彻底改变俄罗斯的政坛。北约东扩的压力让俄罗斯不得不摆出更强硬的姿态,而这些年轻将领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
他们的军事思路也在推陈出新,比如俄罗斯近年在高超音速武器和电子战领域的突破,都跟这批新人的推动有关。
如果普京退场,久明、莫尔德维切夫这样的人大概率会成为俄罗斯的核心人物。到那时候,俄罗斯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可能会更加强硬,甚至可能把目标瞄向乌西、波罗的海这些地方。
毕竟少壮派们对现在的世界格局可没多少耐心,他们更愿意用实力说话,重新定义俄罗斯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