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年,明武宗亲自出马,抄没大太监刘瑾的家,搜出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万两,以及伪造的玉玺,而刘瑾平日拿着的扇子竟然藏有2把匕首。明武宗当即下旨:凌迟处死。最终,刘瑾被割了3357刀。 一个太监,家里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万两,比国库还多,这得有多大的胆子?1510年,明武宗朱厚照亲自抄家,发现刘瑾不仅藏着伪造的玉玺,连平日拿的扇子里都有两把匕首。这是要干啥?谋反吗?结果,刘瑾被凌迟处死,割了3357刀,惨到没眼看。 刘瑾,原姓谈,陕西兴平人,家里穷得叮当响。六岁那年,他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还被净身送进宫里当了太监。别看他起点低,这家伙脑子活泛,会拍马屁,特别懂得察言观色。进宫后,他靠着机灵劲儿一步步往上爬,慢慢混成了宫里的小头目。到了1505年,15岁的朱厚照当上皇帝,也就是明武宗,这时候刘瑾的机会来了。 朱厚照年纪小,爱玩不爱管事,刘瑾瞅准了这点,跟马永成、高凤等七个太监组成了“八虎”,成了皇帝身边最得宠的人。刘瑾特别会讨好皇帝,知道朱厚照喜欢打猎、玩乐,就经常送猎鹰、猎犬,还怂恿皇帝微服私访,带着他满京城瞎逛。这么一来,皇帝对他越来越信任,他的话在宫里也越来越有分量。 刘瑾可不满足于当个伺候皇帝的小太监,他野心大得很。仗着朱厚照的宠信,他开始插手朝政,连奏折都敢自己批,连皇帝都懒得过问。他还找了些亲信帮他代笔,朝廷大事基本被他一手把持。谁要是敢反对他,下场就一个字——惨。他把53个不听话的大臣列为“奸党”,要么杀头,要么贬到边疆,搞得朝堂上人人自危。 有一次,他假传圣旨,让一大群官员在奉天门前顶着大太阳下跪,结果好几个直接中暑死了。这还不算,他还借机清洗异己,把跟他作对的人收拾得服服帖帖。朝臣们怕他怕得要死,连大气都不敢出,刘瑾的权势可以说是一手遮天。 刘瑾的贪腐更是到了离谱的地步。想升官?行,拿钱来。想见皇帝?也得先孝敬他。没钱怎么办?有个小官叫周钥,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没钱贿赂刘瑾,结果被他逼得自杀身亡。刘瑾压根不遮掩自己的贪心,比以前的太监王振还嚣张。他还搞了个“皇庄”,说是给皇帝弄钱,其实是强占老百姓的田地,收重税,逼得农民活不下去。 就这样,他的家底越来越厚。抄家时查出来的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万两,可不是一天两天攒出来的。他还私藏了伪造的玉玺,这东西是皇帝的象征,他一个太监藏这个,摆明了有不臣之心。更离奇的是,他随身带的扇子里藏了两把匕首,谁也不知道他想拿来干啥,反正不是好事儿。 刘瑾这么嚣张,仇人自然少不了。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造反,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矛头直指刘瑾。明武宗派杨一清和张永去平叛,张永早就看刘瑾不顺眼,趁机向皇帝告了他17条罪状,说他贪污、专权,还想谋反。朱厚照本来挺信任刘瑾,但这次听完张永的话,起了疑心,决定亲自抄他的家。 结果这一抄,把皇帝气得七窍生烟。黄金白银堆成山,伪造的玉玺明晃晃摆在那儿,扇子里的匕首更是铁证如山。朱厚照这回彻底怒了,当场下令把刘瑾抓起来,判了个凌迟。啥叫凌迟?就是一刀刀割肉,硬生生把人折磨死。刘瑾被割了3357刀,整整两天才断气。 刑场上,老百姓围了一圈又一圈,个个拍手叫好。刘瑾死了以后,有人还花钱买他的肉,拿回去祭奠被他害死的亲人,可见他有多不得人心。 刘瑾这辈子,靠着溜须拍马和心狠手辣爬到了高位,可他忘了,树大招风,贪过头迟早翻车。他的财富多得吓人,可最后连命都没保住。抄家那天查出来的东西,不光是钱多的问题,伪造玉玺和藏匕首这两样,哪一个都能要他的命。他仗着皇帝宠他,觉得自己能只手遮天,结果呢?皇帝一翻脸,他啥也不是。
清朝乾隆年间,窗外蛤蟆叫,皇帝乾隆问刘墉:“殿外何事喧哗?”刘墉一听,心想大家都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