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美国没有给越南实行高关税的时候。越南的工人可傲娇,反正动不动要罢工,各种要求中资企业加薪。不过没想到,这才不过只有几天而已,越南工人的傲娇劲就没了。要是再傲娇,饭碗就没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越南一个工业园里,因为美国对越南加征的35%电子类产品关税,让这座曾年产几十万台耳机的工厂,订单量暴跌70%。曾经举着标语喊涨薪的工人,现在却堵在工厂门口哀求——别关厂,降薪也行。 三年前的越南工人有多硬气?清化省鞋厂1500人罢工逼宫韩企涨薪,工会撑腰、政府默许,最终企业咬牙吐出14万越南盾(约40元人民币)的妥协。 中资企业更成重灾区,越南工人把罢工当家常便饭,甚至要求超出政府规定20%的额外加薪,理由是中国人赚得更多。彼时全球产业链转移如火如荼,越南凭借月薪2000元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三星、富士康等巨头建厂,工人们笃定外资离不开自己。 但关税大棒砸碎了这场美梦。美国2025年4月对越南加征的关税,让耐克代工厂80%订单蒸发,仓库里滞销的球鞋堆成山;三星撤回生产线,富士康产能腰斩,外资撤退潮比疫情时更凶猛。 越南工人这才发现,流水线上的底气不是永久的——当全球订单转向墨西哥、印度,罢工的筹码瞬间清零。 越南制造业的致命伤在数据里暴露无遗。中国工人生产效率是越南的1.4倍,珠三角工厂良品率95%的工艺,在越南最多做到90%。 更扎心的是成本账:越南工人月薪3000元看似便宜,但电力短缺导致月均停工5天,物流成本比广东高30%,综合成本反超中国20%。某中资礼盒厂老板算过,同样订单在东莞净赚15%,在越南却要倒贴3%。 技术短板更是刀刀见血。胡志明市的电子组装厂,80%零件从深圳华强北发货,越南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对华贸易逆差激增至3181亿元。所谓越南制造,不过是把中国零件拧螺丝的组装车间,一旦中美供应链波动,越南工厂立刻停摆。 你们说,那些去越南建立工厂的人,还能够在越南呆多长时间呢?
“美国不需要你,有能耐你去中国啊!”2016年,一名美国专家被军方排挤,他一怒
【6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