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到达山海关外十里处后的当天下午,清、吴联军和李自成为数甚少的农民军,交战于山

冰希祖宗 2025-05-26 13:00:26

清军到达山海关外十里处后的当天下午,清、吴联军和李自成为数甚少的农民军,交战于山海关外的一片石。次日,爆发了决定命运的石河大战。根据清、吴双方的约定,首先由吴三桂率领所部和李自成大军作正面交锋。在战斗进行到最紧张的时刻,清军突然从阵后绕出,并向李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李自成对清兵入关毫无所知,兼之以连日作战,李军士气也处于再而衰的境地,虽然拚命搏战,最终抵挡不住清、吴两军的凶猛攻击,遭到严重的损失,“积尸相枕,弥满大野’。农民军被击败,李自成被迫率余众西走。山海关之战以清吴联合作战的胜利和李自成农民军的失败而告结束。

自明初以来,山海关一直是北京的门户和屏障。关门既已为清吴军所有,北京告急,李自成被迫西撤,途中,将吴三桂父吴襄及家属三十余口全部杀死。

二十六日,李自成返回北京,二十九日,草草即位于武英殿,三十日晨,仓皇撤离北京,率军西行归陕。清、吴联军紧追不舍,长驱直入。五月二日,清军进入北京,不久迁都于此。以吴三桂献关降清为转折点,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吴三桂献关降清,为清进据中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山海关之战刚结束,摄政王多尔衮给吴三桂进爵为平西王。

吴三桂请兵击败李自成,实现了亡明士大夫的共同愿望,得到了南明政权的赏识。南京福王政权建立伊始,便将他遥封为蓟国公,还派专使北上,携银犒军。

清兵入关后,清政府很快命领英亲王阿济格为大将军,吴三桂率领部众,从长城外逼近绥德,配合阿济格剿灭李自成,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吴三桂攻克延安、鄜州,进攻西安,斩敌数万首级。李自成出武关向南逃走,吴三桂追击自襄阳直逼武昌,李自成败死。吴三桂又向东,进入九江。

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政府命吴三桂与定西将军墨尔根、侍卫李国翰一起镇守汉中。

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明宗室朱森滏攻阶州,吴三桂与李国翰击败了他。王永强在陕北作乱,吴三桂率军攻克宜君、同官,进而攻克蒲城、宜川、安塞、清涧各地,诛杀王永强以及官吏。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明桂王朱由榔在南宁称帝,张献忠的部将孙可望、李定国等都归降了南明,率兵袭扰川北诸郡县。清政府命吴三桂和李国翰一起率兵讨伐。

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七月,吴三桂与李国翰派遣军队攻打四川,明将刘文秀弃成都逃走;吴三桂进而攻克嘉定,驻军绵州。刘文秀又卷土重来。吴三桂屡战不利。吴三桂在保宁之战侥幸取胜。

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孙可望反明,败走长沙归降清朝。吴三桂被封为平西大将军率大军进入贵州。

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二月,吴三桂与尚善、卓布泰合军克云南会城,朱由榔败走缅甸。师渡潞江,吴三桂与李定国在磨盘山血战。吴三桂取腾越,追至南甸。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十二月,缅王将永历帝及其家属送交清军带回昆明。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四月十五日,永历帝与其子朱慈煊被吴三桂处死于昆明。

在全国平定之后,清政府亟需在政治上实现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在军事上裁减军队以减轻财政上的压力。因此,早在占领云贵之初,便向这些地区派出了行政官吏,而后不久,又计划撤回和裁减八旗及绿营军队。

清朝的这些措施,无疑是和当时整个社会都需要休养生息的要求相符合的。但由于十几年来,吴三桂政治、军事势力的迅速增长,清朝的这些措施却触犯到吴三桂本人的利益。

就吴三桂方面说来,在南明政权尚未消灭之前,他与清政府命运相连,必须拼死作战。他在镇守云南后实行了以下措施:在政治上,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于辖下的各级官吏,他“选用自擅”,“各省员缺,时亦承制除授,谓之西选”。当时清廷所给云、贵二省督抚的敕书,都要写入“听王节制”四字。

与此同时,他以重金收买在京朝官及各省将吏,为自己效劳。他还招纳李自成、张献忠余部,编为忠勇五营、义勇五营,加紧训练。

此外,吴三桂纵容部下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杀人越货,毫无畏忌,讼牒、命盗两案,甲兵居其大半”。

在镇守云南时期,吴三桂在经济上也有很大的势力。他占据明代世镇云南的沐氏庄田七百顷作为藩庄,又和西藏的达赖喇嘛在北胜州互市,以茶换取蒙古的马匹。又派许多人出兵去做生意,贩运辽东人参及四川的黄连、附子,以牟取利润。

他曾大量地贷钱给商人使用,谓之藩本。他强征关市之税,开矿鼓铸。

吴三桂欲效明代沐氏故事,世守云南,所以,从各方面培植自己的势力,以求达到这个目的。其他尚、耿二藩也和吴三桂一样,其藩下兵各有十五佐领,又绿旗兵各有六七千,并且也是经商括财,强征市税,遍置私人,坐地称霸。

清朝同撤三藩的决定粉碎了吴三桂“世镇云南”的美梦。吴三桂气急败坏,暗中指令死党向撤藩使者请愿,要求停止撤藩,继而又拖延时日,与心腹将领密谋发动叛乱。他还指使其党羽以“九天紫府刘真人”的名义吹捧自己是“中国真主”,为反叛大造舆论。

在经过一阵短暂的准备后,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底,吴三桂铤而走险,杀巡抚朱国治,自号“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令部下“蓄发,易衣冠”,起兵云南。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十一月初五,吴三桂率兵经潭州至衡阳,以衡永郴桂道衡州知府衙门(旧衡阳市衡南区政府所在地)为“行殿”,指挥各路军事。改衡州府(今衡阳市)为“应天府”,改钟鼓楼为“五凤楼”,回雁门为“正阳门”,大街名“棋盘街”等,一切用京城名称,册妻张氏为皇后,孙吴世璠为皇太孙,加封文武,百官颁制新历,铸“昭武通宝”、“利用通宝”钱币。

吴三桂称帝时,狂风大作,将临时搭的帐篷都吹倒了。

吴三桂辖衡州、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和甘肃等省。并且开科取士,录取者六十人。建造皇帝宫殿九十五间,象征九五之尊。

吴三桂在“矢忠新朝”三十年后,又扯起了“复明”的旗号。反叛之前,率部下祭扫桂王陵墓,“恸哭,伏地不能起”,对部下大加煽动。

反叛之后,发布檄文,指责清朝“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并声称要“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

经过八年的斗争,在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三藩之乱全部平定。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冰希祖宗

冰希祖宗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