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3年,武则天杀掉2个儿媳,却眯着眼问儿子李旦:“刘妃、窦妃怎不来请安?”李旦心中发苦,却起身回道:“这2人今早逃出宫去,儿臣命人全城搜捕,却毫无踪迹。” 长安城笼罩在初春的寒意里,太极殿的琉璃瓦在晨光中泛着冷光。五更天刚过,东宫的青石板路上传来细碎脚步声,李旦裹紧貂裘快步走向大明宫。 这位身着亲王服饰的中年人面色苍白,昨夜宫中又传出有人私藏巫蛊人偶的消息,让他整宿没合眼。 自从母亲登基称帝,他就像被蛛网困住的蝴蝶,连呼吸都要看人眼色。 事情要从十年前说起,那时候李旦还是唐高宗钦定的皇太子,可谁都清楚真正掌权的是垂帘听政的武太后。 龙案前堆积如山的奏折,批红的朱笔却始终握在母亲手中。每当朝会时,隔着珠帘传来的声音总是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旦坐在龙椅上如坐针毡。 有天深夜,武太后突然召见,案上摆着份劝进表,满朝文武都在劝母亲改朝换代。 李旦手抖得拿不稳茶盏,当即跪地奉还玉玺,请求母亲顺应天命。 武周王朝建立那天,李旦带着全家搬进东宫。新制的匾额上"皇嗣"二字刺得他眼睛发疼,这个称呼既不是太子也不是亲王,活像个随时会被替换的备用品。 更让他心惊的是母亲赐的武姓,武轮这个新名字像道枷锁,提醒他不过是母亲棋盘上的棋子。更何况东宫四周布满暗哨,连每日饮食都要经三道查验,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惊动北衙禁军。 最惨痛的经历发生在长寿二年正月,那天清早,母亲身边最得宠的宫女韦团儿突然带人闯入东宫,说是奉旨搜查。 李旦眼睁睁看着侍卫把刘妃、窦妃拖走,两个年幼的皇子哭喊着要娘亲,他只能死死捂住孩子的嘴。 后来才听说,韦团儿在两位妃子寝殿里"查获"了写着太后生辰八字的巫蛊人偶。当天夜里,大明宫方向传来沉闷的鼓声,那是处置重犯时才有的动静。 第二天去请安时,母亲斜倚在龙床上似笑非笑:"你那两个侧妃怎的没来?"李旦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强撑着说她们私自出宫正在追查。 武则天眯着眼打量儿子良久,忽然摆手说罢了。 退出寝殿时,李旦瞥见韦团儿得意的冷笑,这个曾经想爬他床榻的宫女,终究用最狠毒的方式报复了拒绝。 这样的日子过了整整七年,期间不断有酷吏罗织罪名,最危险那次来俊臣带着刑具闯进东宫,说要审问谋反案。 乐工安金藏当众剖腹自证清白,血溅三尺的场面吓住了所有人,这才让母亲暂时收手。 李旦记得自己抱着奄奄一息的乐工,泪水混着血水染红衣襟,那一刻他真恨不得自己是个平民百姓。 转机出现在圣历元年秋,狄仁杰等老臣日日劝谏,母亲终于松口接回被贬房州的兄长李显。 看着风尘仆仆的三哥踏入洛阳城门,李旦连夜写了十道奏章,求母亲改立兄长当太子。 朝堂上有人骂他懦弱,却不知这是他琢磨出的保命之道。与其在风口浪尖当靶子,不如退居幕后求个安稳。 事实证明这步棋走对了。神龙元年正月,张柬之带着羽林军冲进迎仙宫,逼迫母亲退位时,李旦正躲在相王府后花园修剪牡丹。 新帝李显登基后对他礼遇有加,赐了万亩良田和长安城最气派的王府。 本以为能安享晚年,谁料兄长竟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死在神龙殿。 那天夜里暴雨倾盆,李旦被儿子李隆基从被窝里拽起来。二十六岁的临淄王浑身湿透,眼里闪着刀光:"韦氏要学祖母称帝,父亲可愿随儿臣清君侧?" 望着儿子年轻气盛的脸,李旦仿佛看见三十年前的自己。他颤着手在勤王诏书上盖印,听着窗外惊雷滚滚,知道这次再难独善其身。 唐隆政变出奇顺利,李旦被众人簇拥着重登帝位。龙椅还是那把龙椅,可朝堂早已物是人非。 太平公主借着拥立之功广植党羽,儿子李隆基掌控着北衙禁军,他这个皇帝倒成了摆设。 每当朝会时,姑侄俩为个刺史任命都能吵得面红耳赤,李旦坐在中间左右为难,活像庙里的泥菩萨。 最戏剧性的转折发生在先天元年七月,太平公主借彗星现世大做文章,暗示太子有篡位之相。 李旦在观星台站了整宿,想起这半生如履薄冰的岁月,第二天竟直接下诏禅位。 朝野上下哗然,却不知这是睿宗皇帝最后的智慧,与其在权斗中耗尽李唐元气,不如把江山交给年轻气盛的儿子。 退居百福殿那天,李旦特意绕道东宫。朱红宫墙上的爬山虎郁郁葱葱,三十年前他亲手种下的梧桐已亭亭如盖。 老太监捧着放有《孝经》的檀木匣跟在身后,那是母亲生前最后赐他的物件。 秋风卷着枯叶掠过回廊,恍惚间又听见韦团儿尖利的笑声,看见安金藏胸口狰狞的伤疤。 他伸手抚过斑驳的宫墙,终于长长舒了口气。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唐睿宗" 《旧唐书·睿宗本纪》 中国日报网《盘点中国史上一生当过2皇帝的6个牛人》
公元693年,武则天杀掉2个儿媳,却眯着眼问儿子李旦:“刘妃、窦妃怎不来请安?”
烟雨故人泪
2025-05-26 19:07:54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