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5月22日四川成都,一女子点外卖延误了半小时没送达,还被外卖小哥提前

六分知识 2025-05-26 19:57:43

“泪目了!”5月22日四川成都,一女子点外卖延误了半小时没送达,还被外卖小哥提前确认送达,她不解的打电话给骑手询问原因时,小哥突然崩溃大哭,女子瞬间意识到了小哥或许遇到了难题,连忙安慰让小哥慢慢送,她不会给差评的,小哥为表示感谢女子的理解,特意点了杯奶茶给女子,网友:世间不赌人性,但也不缺人情!   据现代快报5月22日报道,事情发生在成都,一位市民通过外卖平台订餐,原本寻常的下午茶却牵出段人间温情。

某居民区有位住户通过手机软件下单后,眼看着配送倒计时即将归零,手机界面却突然跳出"已送达"的提示。这让她满腹疑惑——餐盒明明还没到手,系统怎么提前确认了?

盯着手机屏幕反复确认后,这位消费者拨通了骑手电话。

起初只是寻常询问,没想到电话那头传来断断续续的抽泣声。

据事后了解,当时骑手正在某栋写字楼电梯间,手里提着七八个未送达的餐盒。

高温天气让他的工作服后背洇出大片汗渍,头盔里的头发湿成一绺一绺。

配送箱里还有三份汤品,因为电动车急转弯洒了些出来,正顺着保温层往下滴。

现代快报记者在后续采访中得知,当天外卖平台系统出现区域性订单激增。

根据平台运营数据,事发时段该区域订单量较平日增长45%,而在线骑手数量仅增加12%。

这种供需失衡直接导致每位骑手平均需要多配送7-8单,那位被提前确认送达的订单,实际上是骑手在慌乱中误触了手机屏幕上的完成键。

当电话里传来成年男性的哽咽时,原本带着质问语气的消费者立刻转换了态度。

她没有继续追问配送细节,反而连声安慰对方注意安全。

这种突如其来的理解让骑手情绪更加复杂,他蹲在写字楼安全通道里,把配送箱里歪倒的餐盒逐个扶正,抹了把脸重新跨上电动车。

大约四十分钟后,这份迟到的外卖终于出现在消费者家门口。随餐附赠的还有杯温热的珍珠奶茶,杯身上贴着张便利贴,歪歪扭扭写着"谢谢"两个字。

消费者随后通过平台打赏功能返还了20元,并在订单备注栏留下"辛苦了"的鼓励话语。

这段插曲被分享到社交平台后,短时间内获得数万次转发,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五千万。

业内人士指出,类似误操作在配送行业并不罕见。

某外卖平台西南区运营总监在接受电话采访时透露,公司内部系统每天约发生0.3%的异常订单,其中超过六成源于骑手操作失误。

这些失误往往集中在午晚高峰时段,与骑手接单量呈正相关。平台虽设有误操作申诉通道,但多数消费者更倾向于直接联系骑手。

事件发酵后,当地商报走访了多个配送站点。在锦江区某配送集散点,墙上贴着五月份的考勤表,密密麻麻的红圈标注着加班记录。

三十岁出头的站长翻着接单记录本说,最近天气转热,冰饮订单量翻倍,配送难度明显增加。

他指着角落里几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车,轮胎磨损痕迹清晰可见。"每辆车日均跑150公里,赶上暴雨天还得蹚水。"

那位当事骑手并未接受媒体采访,据同站点同事描述,这位三十七岁的河南汉子来成都跑单刚满半年,家里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

事发当天他原本计划跑完午高峰就收工,结果遇上系统派单异常,连续接了三个方向相反的订单。配送途中又遇到两处道路施工,绕行耗费了大量时间。

消费者方面,那位三十岁左右的女士始终没有公开个人信息。

她在接受平台回访时表示,当时听到电话里的哭声,立即想起自己加班的丈夫。"谁还没个难处呢?"这句话被多家媒体引用。

心理学专家分析,这种共情反应在都市人际关系中尤为珍贵,当人们跳出简单的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框架,更容易触发善意循环。

在这座常住人口超过两千万的超大城市里,每天有近十万人次的外卖配送行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即时配送行业投诉率同比下降2.7%,而好评率上升4.1%。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类似成都这次的小温暖在发挥作用。就像那位消费者说的,生活难免有磕碰,但总有人在缝补裂痕。

奶茶杯至今被保存在当事人家中,杯身上的便利贴字迹虽然模糊,但那份陌生人之间的体谅,如同春末的晚风,吹散了午后的燥热。

当骑手们继续穿梭在大街小巷时,或许会记得某个崩溃时刻获得的宽容,而消费者们下单时,也多了几分将心比心的考量。这样的互动或许改变不了系统算法,却能让冰冷的数据流动中,多些人性的温度。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  

0 阅读:161

猜你喜欢

六分知识

六分知识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