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驱逐舰翻船第6天,西方卫星拍到新动静,起重船终于赶到现场,但结局依旧“凶多吉少”。 朝鲜驱逐舰在清津造船厂下水过程中发生严重侧翻事故以来,已过去了六天时间。 原本朝鲜专家组拍着胸脯说 2 到 3 天就能把船扶正,结果呢?西方卫星拍到的画面显示,那艘船还是半沉在水里,跟事故当天没啥两样。 就好像一个醉汉趴在地上,怎么都爬不起来。 朝鲜这脸算是丢大了,连咱们国内的网友都调侃说:“朝鲜这是在给国际社会表演‘水上芭蕾’呢?” 从最新的卫星照片来看,朝鲜倒是调整了打捞策略。 之前用两条缆绳拴着船尾和中部,现在把船尾的那根给拆了,就留中间一根。 这是为啥呢?原来是怕海流一冲,船跟着乱晃,到时候伤上加伤。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是调整策略啊,分明是没办法了。 两条绳子都拽不动 5000 吨的大家伙,现在就剩一根,能有啥用?就好比用一根牙签去撬一块大石头,根本不顶事儿。 咱们再往深了说,这事儿可不仅仅是技术失误那么简单。 朝鲜为啥要用侧滑式下水这种高风险的方式?说白了,还是穷啊!清津造船厂根本没有干船坞,只能用这种土办法。 就跟咱们农村盖房子似的,没有吊车,只能靠人力拉,能不出事儿吗?而且为了赶在 6 月的劳动党全会前献礼,这艘船的建造周期被压缩到了 117 天,正常国际同类项目得 1000 多天呢!这就好比让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去跑马拉松,能不摔跟头吗? 更要命的是,朝鲜的造船技术那是真跟不上。 这艘驱逐舰用的钢材都是普通货,根本不是特种钢,船底被刮出个 1.2 米的大洞,这要是在海里,海水 “哗哗” 往里灌,谁受得了?动力系统也是东拼西凑,俄制旧燃气轮机和国产柴油机混搭,兼容性那叫一个差,就跟把自行车轮子装到汽车上似的,能跑才怪。 国际制裁也让朝鲜雪上加霜。 他们想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根本没门儿。 就说这次打捞吧,朝鲜连个像样的起重船都没有,只能用一些小破船在那儿瞎折腾。 要是换成咱们中国,直接派 “振华 30 号” 过去,12000 吨的起重能力,分分钟就能把那艘船给吊起来。 可朝鲜拉不下这个脸啊,死要面子活受罪。 现在朝鲜高层已经开始抓人了,军需工业部副部长、造船厂厂长、总工程师都被拘留了。 这明摆着是在转移矛盾嘛!就跟古代皇帝杀大臣一样,出了事儿总得找个替罪羊。 可就算抓再多的人,能解决技术问题吗?能把那艘船给扶正吗?我看悬。 这事儿还反映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朝鲜军工体系的 “大跃进” 思维。 他们总想着一步登天,造出跟美国、韩国一样的先进军舰,可现实是,他们连基础的工业体系都不完善。 就好比一个小学生非要去做大学生的题目,能做对才怪。 这次事故,就是给他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光有雄心壮志没用,还得脚踏实地。 最后,咱们来聊聊朝鲜接下来该怎么办。 有人说,朝鲜应该放下身段,向中国或者俄罗斯求助。 确实,中国的打捞技术那是世界一流的,分分钟就能把问题解决。 可朝鲜愿意吗?他们那自尊心比天高,就算心里愿意,面子上也过不去。 还有人说,朝鲜应该调整军事战略,别再盯着大型舰艇了,多发展点小型舰艇和不对称作战武器。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西方卫星赶到翻船现场,难怪朝鲜高层震怒,造船厂厂长凶多吉少。“崔贤二号”驱逐舰在
【2评论】【8点赞】
用户10xxx64
弯道超船的代价,希望我们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