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康熙微服私访,到一户人家讨水喝。不料,却看见门口对联写着:“家有万金不富,堂前五子称孤,横批:寡人在此”。
康熙很生气,这家人竟如此狂妄敢自称“寡人”,于是,便推门而入。
康熙皇帝是天下的主人,只有他自己可以说自己是“寡人”,再没有人能说这样的话,但凡说了必定是胆大包天。
因此,康熙看到这家门口对联上的横批很是气愤,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家门,居然也敢自称“寡人”的居所,必须进去看看。
看到康熙皇帝的脸色变了又变,身边的侍从会意的赶忙叫门,他们也想见见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是谁?
急促的叫门声响起,等了不多时,房门终于打开,从里面出来的不是什么穿着华丽的贵族男子,也不是曼妙的女人,而是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老妪,她瘦弱且脸色苍白,身体因行动而显得有点脱力。
本来生气的康熙皇帝见到开门的人如此早已经由生气变的疑惑起来,他认为门口的对联肯定不是老人所写,所以他颇为礼遇的给老人行礼,然后询问老人门口对联的来历。
老人听到康熙皇帝的问话,也没有什么不满的表情,很是淡然的说:“这门口对联正是我所写。”此话一出再次震惊到康熙皇帝,没想到老人还能写对联,而且还敢用“寡人”的词汇。
为了让自己解惑,康熙随老人进屋后,对老人问道:“家中有万金不富和堂前五子称孤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人也不隐瞒,“我有十个女儿,都是一个女儿是千金,那十个不是万金吗?我十个女儿就是十个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子,那就是五个儿子。”“那为什么说是称孤呢?”康熙不死心的问道。
老人先是叹气,然后她貌似伤心似的说道:“我这些女儿女婿自从婚后从来没有看过我,我难道不是孤独的人吗?”
听到这话,康熙也若有所思,确实这是这么个道理。儿女众多且没有人关心,更不从相见,这确实够孤独。“那何称寡人?”康熙又问道。
老太太毫无为难之色,很是坦然道“我的子女都在,可他们又不与我一起,我就如同一人,和独在一处的皇帝一般,那不就是孤家寡人吗?”
康熙听到后很是认可,转而又有点替老人难过。看着老人,他想起来自己的祖母。
曾经的祖母也是辛辛苦苦把自己照顾长大,为自己的皇位稳固呕心沥血,费尽心力的教育自己,为自己踏平政治方面的敌人。
孝庄太后是康熙这辈子最感激的人,最敬仰的人,她和面前的老人一样儿女不在身边,所以他理解老人,更心疼老人。
想到此,康熙命人将几锭金子给这位老妪,并嘱咐老人要好好保管,让她跟她的子女说,谁好好照顾她,谁就能得到老太太的金子。
康熙的方法果然奏效,很快老太太的子女们就争先恐后来到老人家中,即便不是真心,如此也能慰藉老人的心。
通过这次事件,康熙皇帝认为现在的朝堂风气不正,百姓中少有将孝道当回事的,这显然是表率作用没做好。
作为皇帝的康熙认为这是自己的疏漏。所以他在不久之后就开了“千叟宴”,召集年纪大的老人入席,用来表达朝廷对孝道的肯定。
此事一出,确实在百姓中有所反响,人们对孝道的认识更深,知道“百善孝为先”的行为准则需要遵守。
当然,康熙皇帝没有就此结束督促百姓以孝道为本,他召集大臣讨论将孝道列入律法之中,这样就能严惩不善待老人的子孙。
同时还让有名之士多多写关于孝道文章和诗歌,并从中选出言简意赅,让人容易记住的诗歌放在民间,督促其广泛传播,用此来推广孝道。
在康熙皇帝的努力下,之后的清朝中很少出现子女虐待父母的事件。尤其的官员中如果出现不善待父母之人,必定会让所有人职责,再无立足之地。
因此,即便到今天,我们国家还依然将孝道作为鉴定人品的重要行为准则。
简单的说,如果一个人不能孝顺父母,那么这个人便是人品不好,不可交之人。
职业法师刘海柱
极度仇满“宇化贤”已到达战场!
宇化贤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由于满清持续篡改两百多年的历史,很多罪恶都被掩盖!这些还只是已确认过的真实事件,不信的请自己先查一下有没有这些事再说。
用户10xxx25
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