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问鼎计划一位乌军防空指挥官承认,自今年以来,俄罗斯诱饵无人机开始在两三千米

防务鹰眼 2025-05-27 18:13:44

烽火问鼎计划 一位乌军防空指挥官承认,自今年以来,俄罗斯诱饵无人机开始在两三千米的高空飞行,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在200米以下的低空、超低空飞行,俄军的诱饵无人机并不在意被乌克兰雷达网发现,甚至故意引诱乌克兰雷达暴露位置、吸引和消耗乌克兰防空火力,让真正的自杀式无人机和导弹增加突防概率。

飞行在两三千米高空的俄罗斯无人机可以用防空导弹击落,但却让乌军防空部队大量装备的各类防空炮和高射机枪失去用武之地,乌军曾使用各类防空枪炮在低空击落了大量自杀式无人机和导弹,运气好的时候,甚至连那些只装备高射机枪的防空小组都能击落俄军巡航导弹,但现在,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少。

相比战术上的变化,技术上的改进更让人担忧,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俄军导弹尤其是弹道导弹的改进,在末端会释放诱饵、机动飞行,提高突防概率。

而俄军自杀式无人机的改进要更有技术含量,不仅仅只是增加战斗部重量、提高飞行速度这么简单,俄军自杀式无人机正变得更加智能化,不再依赖卫星导航,而是依靠乌克兰移动网络,可以向俄军操作员实时发送各类信息,几乎完全不受电子干扰。

这个,我也在之前的文章中提过,《经济学人》则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报道,揭露了更多隐秘。

乌克兰工程师检查了一架坠毁的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这架自杀式无人机看起来并不是被击落或遭到电子干扰,而是被动了手脚,因为在里面发现了一张纸条,应该是俄罗斯工程师留下的,纸条上详细介绍了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的改进信息,供乌克兰方面研究参考。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二战时发生的类似的事:盟军轰炸机在空袭德国返航后,在油箱里找到了没有爆炸的高射炮弹,拆开后发现里面没有炸药,也是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无法做更多,只能做这么多”的类似信息,推测应该是一位在德国军工厂工作的工人所为。

任何时代,即便身不由己,也有人明是非,做最大努力反抗,希望这位不知名的俄罗斯工程师能安全。

0 阅读:15

猜你喜欢

防务鹰眼

防务鹰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