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春天,新疆迪化监狱里一个戴着镣铐的中年人被临时叫出牢房,他满脸疲惫,以

墨染青天 2025-05-28 14:44:00

1951年春天,新疆迪化监狱里一个戴着镣铐的中年人被临时叫出牢房,他满脸疲惫,以为要被转押,可当他走进办公厅时,却看到王震站在屋里。 王震是谁?打仗那会儿,只要提起“王大胡子”,我军将士们都会肃然起敬。 1949年10月,他带领将士们翻山越岭抵达新疆这片沙漠,紧锣密鼓的开始了生产大业。 前有左公今有王震将军,面对着新疆这浩如烟海的沙砾,王将军不免皱紧了眉头。 百废待兴的时候,也是他大展拳脚之时,新疆的优势他很清楚,那便是矿产,矿产可是个宝贝呀,如果能够利用好,对当地的工业发展是大有裨益。 每个人都知道矿产是宝,但压根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矿产究竟在哪,普通人的眼中,这地方,除了雪山戈壁,还剩下什么呢? 于是,王震当即决定找李四光,信件在运输的过程中,王震还要腾出时间来处理这里的匪乱,以及土壤和耕种问题。 那会儿,新疆的天气冷得吓人,最低温曾达到过零下五十度,也正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有些农民晚上蜷缩在一起睡觉,还没天亮人就没气了。 王震听说这事后,满目悲怆咬着牙说:“我一定要改变这种情况,绝对不会让老百姓再因为受冻死去。” 于是,等李四光的信件一来,他迫不及待的打开,里面赫然出现了一个名字,那便是“王恒升”。 这是什么人?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由于地质问题与外国地质专家有过资料交换,这样的行为在当时无疑是危险的,于是,他便入了狱。 启用这样一个有历史问题的人,需要承担的风险是很大的,王震却当时便决定将人找出来。 用人识人有多重要他是很清楚的,尤其是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是“睁眼瞎”,如果不用知识分子,那么新疆的建设道路还要走多少年呐。 王恒升从监狱中出来之后也很惊诧,他当然知道对面人的身份,于是,他带着略显沙哑的声音问:“您找我有什么事?” “我要挖煤,只有你能帮我。” 简单明了的一句话,让王恒升的眼睛亮了又亮,他对地质学的热爱已经到了骨子里,如今能有机会让他重操旧业,他自然当仁不让,可他的身份毕竟...... 王震十分坚定的说:“放心,如果你是清白的,党会给你一个公正。” 于是,王震将他曾经与外国学者交流的书信,以及曾经受过他帮助的我党地下工作者的证词,因此,上面也批准了。 当时很多人不服,但王震站出来极力维护,就光凭找媒这一点,就能让所有人说不出话来。 现在新疆当务之急就是要挖煤,王恒升来把控全局,是最合适的人选,谁说都不好使。 王震为了这一事也是下足了功夫,大刀阔斧的兴建煤矿,一时间,新疆矿场一副红火的样子,老百姓脸上都笑开了花。 王恒升这人还真是神,走到一片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地方就说:“这地方是个宝呀”,没想到挖开一看,所有人都惊呆了,那媒的成色一看就太优质了。 这下,老百姓不怕冻了,劳动力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了,有人顺势提出了一个建议:“钢厂要是也能建,那简直是两全其美呀。” 王震一拍大腿:“建!”,说得简单做起来难,钱往哪里来呀?最终还是他给解决了,专家也是他专门找到陈毅帮忙解决的。 没有他的果决,新疆根本不会这么快发展起来,他掀起的大生产运动,让所有新疆人民都渐渐过上了好日子。 这样的景象,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的南泥湾,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军民鱼水情在这样的生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怪不得毛主席都对他赞不绝口呢! 【信源】中国科学报——王恒升李四光丁文江:三位地质科学家的情怀

0 阅读:53
墨染青天

墨染青天

墨染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