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离开成都飞往台湾,在最后逃离的时候,他并没有通知孙科去台湾。这个举动,实际上就是拒绝孙科逃台,可以说是恩怨几十年之后,蒋介石对孙科的一个最终态度。 孙科这辈子,身份特殊,命运却坎坷。他1891年10月20日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是孙中山和原配卢慕贞的独子。作为国父的儿子,他从小就背着光环,但也扛着压力。早年,他跟着祖母去了夏威夷檀香山,读了书,英语溜得飞起,后来又跑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了文学士学位,再到哥伦比亚大学搞了个新闻学硕士。1917年,他回国,一头扎进政治圈。 回国后,孙科没闲着,政治才华很快就露了出来。他先在广州非常国会当秘书,后来给英文《广州时报》做副主编。1920年,陈炯明让他起草《广州市暂行条例》,他整出57条法规,给广州现代化打下基础。1921年2月,他当上广州市首任市长,干得挺带劲——拆老城墙、修水泥路、弄排水系统,把广州收拾得像模像样。他还办了个市民大学,自己上台讲课,想让老百姓多读点书。 后来,他在国民政府里混得也不错,当过建设部长、财政部长、铁道部长,修铁路、搞财政改革,忙得不亦乐乎。他还是民国史上唯一一个把行政、立法、考试三院院长都干了一遍的人,1947年还当了国民政府副主席。可惜,他政治上老摇摆,想在各派系间找平衡,结果谁都不太待见他。1948年副总统竞选,蒋介石本来撑他,但李宗仁那边放出他和蓝妮的绯闻,名声砸了,最后输得挺惨。 到了1949年,国民党大势已去。12月10日,成都凤凰山机场乱成一团,官员、家眷抢着上飞机,蒋介石带着蒋经国上了“美龄号”,直奔台湾。孙科呢?当时就在成都城里,离机场没多远,可愣是没接到任何通知。等他听说飞机走了,才知道自己被扔下了。蒋介石为啥这么干?积怨太深了。孙科这人,蒋介石觉得他没决断、靠不住,尤其1948年竞选输了后,在蒋眼里就更没分量。再加上孙科是孙中山的儿子,这身份万一在台湾威胁到蒋的地位怎么办?关键时刻,蒋介石选了亲信,甩了孙科,恩怨算是一刀两断。 被扔下后,孙科日子不好过。他先跑去香港,1950年还闹了场家丑——旧情人严蔼娟带着私生女找上门,跟正妻陈淑英吵翻天,外面传得沸沸扬扬,名声又臭了一截。1951年,他辗转去了希腊、法国,1952年定居美国,靠儿女接济过日子,常泡图书馆写书。1966年,他回了台湾,蒋介石给了他总统府资政和考试院院长两个虚职,聊胜于无。1973年9月13日,他在台北去世,81岁,埋在阳明山第一公墓。 孙科这辈子,高光不少,摔得也狠。他在广州的市政改革、铁路建设这些实打实的成绩,确实让人佩服。可他政治上左右逢源、私生活一堆烂账,尤其是1948年那场竞选,把他推向边缘。1949年蒋介石不带他走,既是个人恩怨的了结,也暴露了孙科自己的短板。他爹是国父,他却没扛起这面旗,反而在派系斗争里越混越惨。 蒋介石和孙科的关系,说白了就是一场权力博弈加恩怨账。蒋介石这人,心眼小,冷血起来不认人,孙科偏偏又是个优柔寡断的主儿,关键时候掉链子。几十年的交情,到最后成都机场那一幕,彻底画上了句号。蒋介石飞走的那一刻,可能压根没多想孙科,孙科却得为这“被抛弃”付出后半生的代价。 这事放民国那会儿,也不算稀奇。政坛上你争我斗,谁靠得住?孙科有国父血脉加持,可没真本事,照样被边缘化。蒋介石也不是啥好鸟,为了保自己,能牺牲谁就牺牲谁。可反过来想,孙科要是硬气点,能不能不落这下场?历史没如果,但这俩人的恩怨,确实让人感慨。 孙科的悲剧,不光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也是那乱糟糟年代的缩影。民国政坛,讲实力不讲情面,蒋介石的冷酷抉择,不过是那时候的常态。孙科呢,有才华没魄力,有背景没手腕,注定被甩在后面。历史翻过去,恩怨早散了,可留下的教训还挺值得琢磨。
1936年,一名国民党中将不仅跟随红军走完了长征,还积极给红军授课普及作战策略,
【3评论】【11点赞】
柳王爷
老蒋对孙科很好的,小编懂个毛线,孙科老年在美国穷困潦倒,老蒋叫他回台湾给个虚值拿工资。
巴山夜雨
回中国是最好选择
柳王爷
老蒋对孙科很好的,小编懂个毛线,孙科老年在美国穷困潦倒,老蒋叫他回台湾给个虚职拿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