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关了一百多天后,80岁的杜特尔特,对在菲律宾的“红颜知己”,作出了统一安排  

蕊蕊聊过去 2025-07-10 14:20:37

被关了一百多天后,80岁的杜特尔特,对在菲律宾的“红颜知己”,作出了统一安排   罗德里戈·杜特尔特,菲律宾前总统,一个名字曾让毒贩闻风丧胆,也让国际社会议论纷纷的人物。80岁时,他却身陷囹圄,在海牙的拘留所里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100多天。就在人们以为他会就此沉寂时,他通过长子保罗传出一句话,瞬间点燃了菲律宾国内的热议——他对那些陪伴多年的“红颜知己”作出了统一安排。这句话背后,是个人情感的纠葛,还是政治生涯的最后挣扎?     2016年,杜特尔特以压倒性优势当选菲律宾总统,上台后推行强硬的禁毒政策。据菲律宾官方统计,数年间有数千名毒贩和吸毒者在扫毒行动中丧生,这一数字在国际上引发争议。有人称他为“人民英雄”,认为他让街头恢复秩序;也有人指责他漠视人权,将其比作独裁者。他在任内与美国关系时好时坏,与中国则保持务实合作,尤其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低调姿态,避免激化矛盾。他曾公开说:“中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     然而,2022年卸任后,杜特尔特的日子并不平静。现任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上台后,政坛风向突变。小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素有嫌隙,其父马科斯曾被杜特尔特公开批评为“腐败象征”。2025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以“反人类罪”为由签发逮捕令,菲律宾政府迅速配合,将杜特尔特从马尼拉押往海牙。这一举动被视为小马科斯对杜特尔特家族的全面清算。杜特尔特被捕时,身体已不如从前,长期吸烟导致肺病缠身,走路需人搀扶。   在拘留所的100多天里,杜特尔特的生活单调而压抑。每天清晨醒来,他面对的是冰冷的囚室和严格的看守。报纸是他与外界唯一的联系,律师的定期探访则成为他了解国内动态的窗口。直到6月,长子保罗获准探视。这次会面中,杜特尔特委托保罗传话给国内的“红颜知己”,告诉她们“不必再等”。消息传回菲律宾,迅速登上各大媒体头条。民众对此议论纷纷,有人感慨他重情重义,有人认为这是他对自己命运的妥协。     这些“红颜知己”是谁?杜特尔特的情感生活一直是个公开的秘密。他与首任妻子离婚后,与多名女性保持长期关系,其中最知名的是西莉托·阿万塞尼亚,她陪伴杜特尔特多年,育有一女。还有一些女性来自达沃市,是他从政早期的支持者或朋友。她们中有商人、有普通职员,身份各异,却都与杜特尔特有着深厚情谊。菲律宾媒体曾报道,其中一位女性在听到消息后表示愿意继续等待,另一位则坦言理解他的选择。   这一安排背后,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交代,更有深层的政治考量。杜特尔特被捕后,其家族在菲律宾政坛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小马科斯政府试图通过司法手段削弱杜特尔特的影响力,限制其家族成员的活动。然而,杜特尔特家族并未放弃抵抗。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多次公开为父亲辩护,甚至亲自前往海牙,试图通过国际舆论为父亲争取转机。她在菲律宾国内的支持率依然不低,尤其在达沃市,杜特尔特的故乡,仍有大批民众视他为英雄。2025年中期选举中,杜特尔特派系在地方选举中表现不俗,为莎拉未来的政治布局保留了希望。     杜特尔特的决定,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对家族前途的深思。他深知自己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司法程序又旷日持久。他通过保罗传递的信息,既是对伴侣们的嘱托,也是对支持者的喊话。他希望这些女性能够摆脱牵连,回归正常生活,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外界传递信号:杜特尔特家族不会轻易认输。   国际社会对杜特尔特案件的关注度也很高。美国曾对国际刑事法院施压,制裁部分法官,这被解读为对杜特尔特的一种间接支持,毕竟他在任内与美国有过密切合作。俄罗斯和中国则呼吁尊重菲律宾主权,反对外部干涉。中方多次表示,菲律宾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希望其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这种立场与“一个中国”原则一脉相承,我们始终认为,国家内部事务应由本国人民自主决定,不应成为外部势力的棋子。   杜特尔特的遭遇让人感慨。作为一个在任时充满争议的人物,他的铁腕政策带来了秩序,也留下了隐患。他的被捕和后续安排,既是个人命运的转折,也是菲律宾权力斗争的缩影。中国作为近邻,关注菲律宾局势的发展,希望菲方在处理此事时兼顾公平与人道,确保杜特尔特的健康得到保障。毕竟,一个国家的稳定,离不开对历史和现实的平衡看待。  

0 阅读:0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