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菊香书屋的故事】1949年进城后,为了方便工作,毛主席搬进中南海菊香书屋。一踏进菊香书屋,毛主席便决定把自己居住的房间兼办公室确定在北房紫云轩。在这里一段时间后,毛主席便适应并喜欢上了这个居所,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过这样的话:在紫云轩住,有家的感觉。 建国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毛主席只要在北京,就都居住在这里。那个时候,党内老同志和一些民主党派人士经常到菊香书屋去看望毛主席,他们也常称毛主席为“紫云轩主人”。 住进菊香书屋后,毛主席曾对手下工作人员讲过,对这里的房子,不要改动,就保留原样,不要建新房子,不要拆原来的房子,更不要装修。因此,毛泽东住在菊香书屋那么长时间,菊香书屋的房屋格局没有改变,仍然保留着康熙年间建造时的基本模样。 毛主席刚刚搬到菊香书屋时,发现这里摆放着许多名贵的花,他看了不高兴。毛主席说:“到我这里来的人很多,如果我这里摆了那么多的花,那他们也会上行下效向我看齐,养成这种虚荣的风气就不好了。”此后,在菊香书屋,只种植一些树木,顶多摆放一两盆绿草,再没有什么名贵的花。 住在菊香书屋的毛主席,经常外出开会或者会见外宾,要乘车。 每次乘车,他都必须步行到丰泽园的门外,或走出紫云轩东侧夹道北头的便门,才能上车。工作人员考虑他要走很长的路才能乘车,要改建菊香书屋,使汽车能够开到毛泽东方便乘坐的地方。毛泽东知道后坚决予以制止。有人提出,不许改建菊香书屋,可不可以搬到另外的更好一点又方便的地方去住呢?毛泽东摆摆手。他不同意搬家。 就这样,毛主席住在菊香书屋的日子里,一直是步行到丰泽园的门外或走出紫云轩东侧夹道北头的便门乘车外出开会、会见外宾。 在清朝,建筑菊香书屋的目的,就是供皇帝藏书、读书。清代的皇帝们究竟在这里藏过多少书、读过多少书,己经无法考证。但毛泽东搬进书屋后,确实在这里藏了大量书籍,也阅读了大量书籍。这里可以称为毛主席真正的“书屋”。 菊香书屋里有毛主席的书房、藏书室,存放着大量毛主席的书籍。此外,他的卧室和办公室里也摆放着他大量的书籍。毛主席逝世后,工作人员整理毛泽东在这里的藏书,初步统计有近十万册。一生喜爱简朴的毛主席,对书籍却多多益善。他逝世后,中央成立了一个由多人组成的整理毛泽东藏书的小组,他们完成编制毛主席藏书目录,就用了整整三年时间。
【毛主席与菊香书屋的故事】1949年进城后,为了方便工作,毛主席搬进中南海菊香书
墨染流年忆旧情
2025-07-13 10:28:07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