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的结果,很多人都猜中了开头,但都没有猜中结果。经过三年的激战,乌克兰最大的愿望竟是恢复到2022年以前的状态。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时,国际社会对这场冲突的预测可谓五花八门。许多人认为俄罗斯将迅速取得胜利,也有人觉得乌克兰撑不过几个月。然而,三年过去了,事实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 最初,俄罗斯确实计划通过速战速决来结束这场战争,然而基辅和哈尔科夫的顽强抵抗打破了这一想法。 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不断增加,武器、资金,甚至雇佣兵蜂拥而至,这场战争逐渐不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冲突,变成了多方势力的博弈。 令人震惊的是,三年后的今天,乌克兰的最大愿望竟然是回到战争爆发前的那一刻。那时,乌克兰的国土尚未分裂,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而现在,顿巴斯和克里米亚依旧在俄罗斯的控制下,东部的煤矿和工厂,甚至扎波罗热核电站,都已落入敌手。到2025年,卢甘斯克几乎完全被占领,乌克兰的领土不断缩水,昔日的富饶与繁荣显得遥不可及。 尽管乌克兰方面尝试过反击,2024年秋天的库尔斯克进攻曾让人一度看到了希望。然而,弹药短缺、后勤困难等问题让这次进攻最终以失败告终,。 即便如此,乌克兰的处境并未好转,经济状况早已濒临崩溃。战前4300万的人口,如今只剩下2800万,数百万人成为难民,四处流亡。 更令人沮丧的是,西方的援助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帮助乌克兰渡过难关。美国在2023年提供了450亿美元的军援,但到2025年,这个数字骤减至120亿美元。 欧盟的态度也逐渐冷淡,波兰对西部的利沃夫虎视眈眈,德国则提出用粮食抵账,而匈牙利则明确拒绝了大规模援助。即使是意大利,最后也只能凑出一小笔弹药款,这笔钱不足以支撑乌军一个月的作战需求。 泽连斯基自己也曾直言,尽管美国承诺了数千亿的援助,实际到手的资金却微乎其微,远不足以支撑国家的战斗。 与乌克兰的困境相比,俄罗斯则逐渐找到了稳定局面。尽管西方制裁初期让俄罗斯经济一度陷入困境,卢布贬值,物价飞涨,但俄罗斯迅速调整战略,把能源出口转向亚洲,加强了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合作。 占领乌克兰东部后,俄罗斯掌控了丰富的煤炭、工厂和核电站资源,这让其在经济上实现了自给自足,也为普京在谈判桌上提供了更多筹码。 到了2025年夏天,乌克兰终于迎来了与俄罗斯的谈判。西方盟友一个都没有出席,只有泽连斯基独自面对普京。最终,谈判结果让乌克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归俄罗斯,乌克兰必须永远保持中立。 这个消息一传回国内,民众的愤怒爆发,街头上人们高喊着“卖国”,军方和议员也纷纷要求弹劾泽连斯基。几个月后,泽连斯基匆忙逃离,留下了一个破碎的国家和一堆烂摊子。 当战争结束,乌克兰终于意识到,自己最大的心愿竟然是回到三年前的那个平静时光——没有硝烟,没有流离失所,普通百姓依旧可以过上平凡的生活。然而,这一切已经变得如此遥不可及,战争的痛苦和代价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乌克兰人心中。 三年前,很多人曾对这场战争的结局做出种种预测,可如今的现实,早已超出了当时所有的设想。战争的代价,不仅仅是土地的丧失,更是无数家庭的破碎和国家命运的改变。
直到现在乌克兰和北约才看透了,其实俄罗斯最后的希望是中国,而俄罗斯也用一句话说出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