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称,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表示,要求亚美尼亚所有的中小学校,删除俄语教学的全部课程,并禁止教师在学校使用俄语。俄方对此感到强烈的不满,不明白有啥好不满的?人家自己的国家为啥要说俄语呢?还真是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啊,亚美尼亚现在都敢不给面子了。 这事说起来,跟苏联那点老底脱不了干系。当年苏联把加盟共和国拧成一股绳,俄语就像根捆绳子,学校里必须教,公文里必须用,连街头招牌都得双语对照。亚美尼亚那会儿也一样,孩子从小学俄语,长大进工厂、考大学,离了俄语寸步难行。可1991年苏联一散架,风向就变了——就像大家庭分家,各自要立门户,自家的语言文化总得拾掇起来。 亚美尼亚这几年小动作不少。前两年把国立大学的俄语系缩了一半,去年又规定政府文件必须用亚美尼亚语,现在连中小学课程都要一刀切。这哪是简单的换门外语?分明是想把骨子里的"俄语印记"一点点刮掉。有家长说,孩子课本里的普希金诗歌换成了亚美尼亚史诗,课堂上老师偶尔蹦句俄语,还得赶紧道歉。这股劲儿,透着股要跟过去切割的决绝。 俄罗斯不高兴,也不全是因为面子。俄语在中亚、高加索这一带,不光是交流工具,更是影响力的"晴雨表"。当年哈萨克斯坦把俄语定为"国家语言",普京特意去道贺;乌兹别克斯坦缩减俄语教学,俄罗斯立马收紧了能源合作。现在亚美尼亚来这么一下,等于在说"你那套不好使了",能不急吗?可急也没用,人家手里有算盘——这几年亚美尼亚跟欧盟走得近,年轻人考欧洲大学得学英语、法语,俄语用得上的地方越来越少,留着课程反倒是负担。 说起来,亚美尼亚也有难处。夹在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中间,前两年纳卡冲突时,俄罗斯维和部队虽说驻了军,可真到关键时候,武器援助迟迟不到位。反观欧洲,又是给经济援助,又是开放市场,条件是"多跟西方接轨"。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孩子学啥语言,往哪边走,其实早有答案。有街头小贩跟记者说,以前跟俄罗斯商人打交道得说俄语,现在来的都是德国、法国客户,张口就是英语,"俄语?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语言这东西,从来跟着利益走。当年苏联强推俄语,是为了统一市场、方便管理;现在亚美尼亚砍俄语课,是为了搭欧洲的车、谋新出路。俄罗斯要是还拿老眼光看这事,觉得"你就该听我的",怕是要越来越被动。毕竟这年头,谁也不是靠别人赏饭吃,自家的日子自己掂量着过,语言选择不过是其中一步棋而已。 说到底,国家跟人一样,处得好时,学你的话、穿你的衣都乐意;处得不好,自然要划清界限。俄罗斯与其不满,不如想想怎么把合作的蛋糕做大——真要是能源、市场、援助都给到位了,不用你说,人家自然会把俄语捡起来。反之,光靠老交情撑着,怕是撑不了多久。
俄媒称,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表示,要求亚美尼亚所有的中小学校,删除俄语教学的全部
赵财苗
2025-07-14 01:43:0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