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打天下,为的是马皇后,为的是朱标。朱棣,根本不入朱元璋法眼。 朱元璋戎马半生,从濠州的孤苦佃农到应天的开国帝王,刀光剑影里藏着的从来不是单纯的权力野望。马皇后是他微末时的糟糠妻,在他被郭子兴猜忌囚禁时,揣着滚烫的炊饼偷偷塞给他,烫得自己胸前起了燎泡;朱标是他亲手教养的嫡长子,从咿呀学语时便被寄予“仁君”厚望,他请来宋濂等大儒授业,亲自带着看奏折、理民政,总说“吾儿仁厚,将来必能安天下”。这对妻儿,是他在血雨腥风中唯一的软肋,也是他扫平六合的终极念想——他要给他们一个太平盛世,一个能安稳度日的朱家天下。 至于朱棣,这个老四自小就带着股狠戾劲,骑射娴熟、杀伐果决,倒有几分他年轻时的影子,可朱元璋偏不喜欢这份“像”。在他眼里,帝王之术终究要归于“仁”,而非“勇”。他曾对马皇后叹道:“棣儿如猛虎,可镇边庭,却不可守宗庙。” 所以朱棣早早被打发去了北平,成了镇守北疆的燕王,离南京的权力中心远远的,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朱标那片“仁厚”的江山不受惊扰。 古人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朱元璋的铁血手腕下,藏着对妻儿最柔软的执念。他为朱标铺路十年,铲除功臣、制定法度,恨不得替儿子扫清所有障碍,就像曹操对曹丕那般“吾为汝破贼,汝当善守之”。可命运弄人,马皇后早逝,朱标先亡,他毕生的心血轰然崩塌。晚年的朱元璋坐在空荡荡的奉天殿里,看着朱棣从北平送来的捷报,或许会想起那句“天道无常,世事难料”,只是那时他已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最不放心的儿子,最终还是撕开了他为朱标筑起的万里长城。 这世间最无奈的,莫过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朱元璋算尽了人心,却没算过生死轮回;他以为能定鼎乾坤,却终究留不住想护的人,也拦不住不想见的结局。他打天下的初衷纯粹如星火,可权力的洪流终究裹挟着所有人,走向了他从未预料的远方。 朱元璋以铁血护软肋,为马后、朱标筑万里江山,却难敌生死无常。谋事在人,天道难测,他厌朱棣之狠,终未阻其夺位。霸业终成空,唯留“无情未必真豪杰”的执念,在史海中沉浮。
古代女太监净身有多残酷?远比凌迟更绝望。洪武年间,朱元璋发现年轻宫女与侍卫私通
【8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