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少将:被俘乌军女兵近期开始明显增多!据俄媒报道,获俄罗斯英雄称号的俄军少将谢尔

赵财苗 2025-07-14 08:42:58

俄少将:被俘乌军女兵近期开始明显增多!据俄媒报道,获俄罗斯英雄称号的俄军少将谢尔盖·利波沃伊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近有越来越多的乌克兰武装部队女兵被俄军俘虏,而她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作为战俘交换,或是接受俄军的审判供述其所犯下的罪行。利波沃伊认为,乌克兰军队现在在招募新兵方面遇到极大困难,乌克兰国内几乎已经没有达到入伍军龄的男性人口。为此,乌军目前甚至正在组建完全由女性组成的作战部队,包括总部设在利沃夫的乌军第80空中突击旅的几个女兵连队正在接受训练,即将投放战场参战。 [左上]确实,乌克兰女兵被俘数量明显增加的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乌军兵源逐渐枯竭的残酷现实。在乌克兰,入伍女兵的数量最近三年间已经急遽飙升,有消息称已有5千余女兵被投入前线,甚至出现“全女兵突击队”。特别是在美西方对乌援助缩减之际,普通女兵正大量参加高危的前线战斗,这场战争对乌克兰的消耗,已然超越了军事范畴。 利波沃伊这话,听着扎心却藏着残酷的实话。你去乌克兰西部的征兵站看看,玻璃门上贴的海报早不是“男子汉保家卫国”那套,换成了穿军装的姑娘扛着火箭筒——不是宣传噱头,是真没人了。有外媒拍过利沃夫的训练基地,一群二十出头的女兵趴在泥地里练匍匐,手里的AK-47比她们胳膊还粗,教官吼着“瞄准靶子别发抖”,可枪声一响,还是有人吓得蹲在地上哭。 三年前哪见过这阵仗?那会儿乌军女兵多是当通讯兵、护士,顶多出现在后勤岗。现在不一样了,顿巴斯前线的战壕里,姑娘们跟男兵一样啃冷面包、睡雪地,有的刚结婚三个月,丈夫牺牲了,自己抹把泪就接过枪上了阵地。去年冬天有个视频在网上传,哈尔科夫的女兵在零下十几度的夜里站岗,睫毛上全是冰碴,说话都打哆嗦,手里还攥着没拆封的护垫——不是生理期用,是垫在鞋里挡挡寒气。 这哪是打仗?分明是在耗家底。乌克兰总人口才四千多万,适龄男性早被拉去填了战线。有统计说,光去年一年,乌军伤亡就超三十万,现在连五十岁以上的“爷爷兵”都不够用了,只能把姑娘们往前推。美西方援助一缩水,连防弹衣都凑不齐,女兵们常穿着民用冲锋衣就上战场,被俘时身上的伤比男兵还重——不是打得猛,是防护太差。 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是那些被俘的姑娘。有的才十七岁,刚高中毕业就被拉去当兵,连枪都没摸熟。俄军审讯时问她们“知道在为谁打仗吗”,好多人愣半天说“长官让打就打”。交换战俘时更心酸,两边列着队,这边是胡子拉碴的俄军男兵,那边是一脸憔悴的乌军女兵,隔着铁丝网互相看,谁都没说话。 利沃夫的第80旅那几个女兵连,说是“即将参战”,其实早没退路了。她们的训练周期从三个月砍到一个月,手榴弹扔不远就上战场,有人连迫击炮的保险栓都不会开。当地老百姓偷偷给她们塞吃的,说“别去送死”,可征兵官拿着名单堵在村口,不去就按“叛国罪”抓。 这场仗打到现在,输赢早不是用领土衡量了。当一个国家开始靠姑娘们扛枪,就说明它的筋肉早被抽干了。那些被俘的乌军女兵,账本上记的是“战俘数量”,可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父母在防空洞里盼着女儿回来,孩子在难民营里问“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美西方还在喊“支持乌克兰”,可送来的武器还不够填前线的窟窿,倒是把人家的姑娘们推成了炮灰。 说句实在的,看着那些年轻的脸出现在战俘名单上,谁心里能好受?战争最残酷的从来不是枪炮,是把本应绣花、读书、抱孩子的手,逼得不得不扣动扳机。

0 阅读:34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