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美”的三角关系已然发生了剧变!不再是“两弱对一强”,而是“两强相争,一弱选边站”,俄罗斯的那一角显然失去了力量。以前中美俄被称为世界三强,但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大俄跟我国早就不是同一个量级的了,现在只有中美才是对等的棋手,但双方都在等对方开“第一枪”。 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多,俄罗斯的日子确实不好过。打仗得花钱,西方国家又一轮接一轮地制裁,俄罗斯的经济就像被勒住脖子的马,跑不动了。 2025 年俄罗斯的国防预算涨到 1450 亿美元,占 GDP 的 6.3%,这钱从哪儿来?还不是老百姓兜里抠出来的。国内通胀高,社会压力大,年轻人都被拉去当兵,工厂里没工人,农田里没劳力,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虽说俄罗斯的核力量还在那儿摆着,但常规军事力量已经被战争拖垮了。以前俄罗斯还能在国际上跟美国掰掰手腕,现在只能靠中国拉一把。 就说能源吧,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大部分都卖给中国,2024 年中俄能源贸易占双边贸易的三分之一还多。这要是没中国,俄罗斯的经济早就撑不住了。 反观中国,这几年的发展真是让人刮目相看。经济上,咱们 2024 年 GDP 占美国的 77%,2025 年预计能到 20.78 万亿美元,虽说还没超过美国,但增速是美国的两倍多。 科技上,咱们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领域都有大突破,小米都能自己造 3nm 芯片了,虽说跟美国顶尖水平还有差距,但自给自足没问题。 军事上,咱们有 3 艘航母,南海岛礁上雷达、机场都建起来了,东风导弹射程覆盖第一、第二岛链,美国在关岛、菲律宾的基地都在咱们眼皮子底下。 更关键的是,咱们在国际上朋友越来越多,“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都愿意跟咱们合作,全球南方国家都把咱们当靠谱的伙伴。 美国呢,还是那个超级大国,但日子也不好过。经济上靠借债过日子,军费占了 GDP 的 3.4%,每年 8860 亿美元的军费,把美国财政压得喘不过气来。科技上,虽说还领先,但中国追得太紧,美国只能用制裁、封锁这些办法来卡脖子。 军事上,美国在亚太地区又是建基地,又是搞联合军演,可咱们中国航母编队都能突破第二岛链了,美国的威慑力越来越弱。 更何况美国的盟友们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欧洲想搞战略自主,东南亚国家不想选边站,美国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 现在的局面,就像两个壮汉在掰手腕,旁边站着一个累得气喘吁吁的人。中美就是那两个壮汉,俄罗斯就是那个累得不行的。以前俄罗斯还能在中间当个平衡手,现在只能紧紧抱住中国的大腿。 你看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前脚跟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谈完,后脚就跑去朝鲜,为啥?还不是想在中美之间找个支点,给自己多留点余地。但俄罗斯心里清楚,真正能帮他的,只有中国。 中美之间的对峙,就像两列高速行驶的火车,都在盯着对方的轨道。在南海,咱们的军舰和美国的航母好几次差点撞上;在台海,美国派军舰过海峡,咱们就搞封锁演习。 但双方都明白,真打起来谁都讨不了好。中国有东风导弹能打航母,美国有全球基地能搞封锁,可一旦开战,全球经济崩溃,核战争风险飙升,这后果谁都担不起。所以现在双方都在等,等对方先眨眼,等对方先露出破绽。 但咱们得明白,中国的发展是挡不住的,就像当年的蒸汽机取代马车,谁也拦不住时代的车轮。 美国想通过制裁、围堵来压制中国,结果呢?咱们的芯片自给率越来越高,新能源产业全球领先,“一带一路” 越走越宽。 俄罗斯虽说现在困难,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核力量还在,资源还在,只要跟中国合作好,还能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 未来的世界,肯定是多极化的。中美俄三国的关系,不会回到过去的 “两弱对一强”,也不会变成简单的 “两强相争”。 中国会继续走自己的路,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美国要是想合作,咱们欢迎;要是想对抗,咱们奉陪。
中国专家点醒俄罗斯,要想打破美国霸权,一定离不开这五个国家。现在的俄罗斯到底还有
【2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