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门囗原先装了石墩,为的是防护学校安全,新校长来了后视察了学校安全,发现接孩子

文姐分享生活 2025-07-14 16:10:36

学校门囗原先装了石墩,为的是防护学校安全,新校长来了后视察了学校安全,发现接孩子的家长老坐在上边等,立即指示给石墩装上护栏。我让你们家长坐不成,现在装石墩防坏人变成了防家长,倒是在这方面下功夫,专业的事不去干,有些事很专业。 石墩护栏:校园门外的“错位防守” 开头:石墩变形记 周一清晨,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在学校门口集体愣住了—— 原先敦实憨厚的石墩,一夜之间被套上黄黑相间的钢管护栏,活像给石头胖子穿了件 “囚衣”。 “这是弄啥嘞?防坦克啊?” 骑电动车来的张大姐差点笑出声,车筐里还装着给孩子带的水杯。她伸手摸了摸护栏,钢管凉飕飕的,“以前石墩虽说硌屁股,好歹能坐会儿,现在倒好,想坐都没门儿!” 中间:从“守护者”到“争议品” 石墩的初心 这些石墩,本是校园安全的 “守护者”。去年有辆私家车失控,要不是石墩拦着,差点冲进校门口人群。打那以后,石墩成了家长心里的 “安全墙”,哪怕接孩子时挤挤挨挨,也觉得踏实。 “以前校长总说‘石墩是第一道防线’,现在新校长上任,咋防线就防起家长了?” 退休教师李大爷拄着拐杖路过,气得胡子直抖。他教了三十年书,最懂校门口的人情味儿:“接孩子的家长,老的老、小的小,站半个钟头腿都打颤,石墩就是歇脚的‘临时板凳’,这都要管?” 校长的“新指示” 后来听门卫老王说,新校长上周视察安全,瞧见几个家长坐在石墩上唠嗑,当场脸就黑了:“石墩是防护设施,不是休闲座椅!” 第二天,护栏就焊上了。 “校长觉得家长坐石墩,破坏石墩‘威严’,影响校园形象。” 老王压低声音,“可咱校门口又不是天安门广场,要那么多‘威严’干啥?家长们接孩子累得半死,连个坐的地方都没……” 这话传到家长群,瞬间炸了锅。全职妈妈小莉气呼呼地说:“我天天带着二宝接大宝,怀里抱个、手里牵个,想坐石墩喘口气都不行?这校长是没当过爹妈吧!” 开出租车的赵师傅更直接:“专业的安全不搞,净整这些没用的!真要有坏人闯校园,这护栏能比监控、保安顶用?” 错位的“防守” 我特意观察了两天:早晚高峰,家长们只能杵在校门口,抱着书包、牵着孩子,腿酸了就换个脚站。有位老奶奶实在撑不住,蹲在墙角揉膝盖,眼里泛着泪花:“孩子们读书辛苦,家长等孩子也遭罪啊……” 更讽刺的是,石墩护栏装上没几天,真出了 “安全隐患”:一个一年级小朋友跑太快,撞到护栏上,膝盖磕得鲜血直流。家长抱着孩子找学校,校长却甩锅:“护栏是为了规范秩序,孩子乱跑家长没看住!” 这话把家长噎得够呛,群里直接吵成了 “菜市场”。 结局:该防的与该护的 这事越闹越大,教育局都派人来调查了。听证会上,校长还振振有词:“石墩是专业防护设施,必须保持‘功能性’,不能被当座椅!” 可当家长代表掏出手机,放出其他学校的 “人性化防护”—— 同样是石墩,有的学校在旁边加了共享座椅,有的划了 “家长休息区”,校长脸瞬间白了。 “校园安全,防的是危险,不是家长;护的是师生,更是人心。” 退休的李大爷作为社区代表发言,声音不大却字字戳心,“石墩装护栏,看似‘严格管理’,实则暴露了管理者的‘懒政’—— 不去思考怎么平衡安全与人文,只会用‘一刀切’堵问题,这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最终,教育局要求学校拆除多余护栏,在石墩旁增设家长休息区,还组织校长参加 “校园人文管理培训”。当拆除护栏那天,张大姐笑着说:“这下石墩又能当‘临时板凳’,也不耽误防坏人,这才叫‘专业安全’嘛!” 后记:别让“管理”伤了人心 看着校门口恢复 “烟火气” 的石墩,我突然明白:校园管理就像绣花,得精细、得走心。安全是底线,但人文关怀是温度,缺了哪样,校园这方天地都少了滋味。希望每个管理者都能记住 —— 真正的 “专业”,不是把简单问题搞复杂,而是让安全与温暖并行,让石墩守护的不只是校门,更是家校之间那座 “信任的桥”。毕竟,教育的根,扎在人情里,也长在烟火中。

0 阅读:6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2

用户10xxx62

2
2025-07-14 21:10

这样可以坐更多的人啊

文姐分享生活

文姐分享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