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奥又发声了!鲁比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中美关系不会好,他认为美国在亚太

萧兹探秘说 2025-07-14 16:20:02

鲁比奥又发声了!鲁比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中美关系不会好,他认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不会消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与其他大国的存在并不矛盾。   这番表态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美国在战略转型期的深层焦虑。   从现实数据看,中美关系的复杂性远超简单的非此即彼。2025年上半年,中美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降幅达9.9%,这与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直接相关。   但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贸易额从5月的不足3000亿元回升至3500亿元以上,显示出两国经济的韧性。这种“降中有升”的态势,恰印证了全球化时代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客观规律——即便在政治博弈加剧的背景下,经济理性仍在发挥作用。   鲁比奥所谓“美国影响力不会消失”的论断,在亚太地区的现实博弈中显得尤为微妙。   美国试图通过“四方安全对话”(QUAD)和“印太经济框架”(IPEF)重构地区秩序,但其战略设计存在明显缺陷。例如,QUAD机制将东盟排除在外,而IPEF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与东南亚国家的发展诉求存在冲突。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政府一边要求日本、澳大利亚等盟友将军费提升至GDP的5%,一边却对这些国家加征25%-40%的关税,这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做法,正在削弱美国的战略信誉。   东南亚国家的应对策略揭示了地区格局的深层变化。越南在加入IPEF数字贸易协定的同时,将中越跨境支付比例提升至45%;泰国通过RCEP规则对接实现技术“双轨布局”,东部经济走廊同步引入台积电与中芯国际产线。   这种“对冲式外交”反映出,亚太国家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而是寻求在竞争中实现利益最大化。正如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6.8%,远超对美贸易降幅,这一数字无声地宣告着亚太经济重心的位移。   鲁比奥或许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美国的影响力从来不是静态存在的。   当美国在亚太部署40万军队、推动“奥库斯”核潜艇计划时,中国与东盟的防务合作也在深化——中老铁路延伸项目、中国-海合会LNG供应链协议等务实举措,正在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区域合作网络。   这种“发展导向型”战略与美国的“对抗优先”形成鲜明对比,最终将在时间维度上检验两种模式的可持续性。   历史终将证明,试图通过阵营对抗维系霸权的做法,注定会在亚太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碰得头破血流。   当鲁比奥在东盟外长会上为关税政策辩解时,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已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   这组数字的背后,是亚太国家对和平发展的共同追求,也是任何政治 rhetoric 都无法逆转的历史潮流。

0 阅读:0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