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媒体人陈凤馨的一段话又火起来了!在2023年的时候,她就说:因为同胞喜欢我们,所以不愿意打我们,但当14亿大陆同胞都讨厌台湾,那台湾真的就危险了!虽然听起来扎心,但确实有道理。 中国人讲究 “血浓于水”,大陆对台湾的好,从来不是装出来的客套,而是刻在骨子里的牵挂。 从爷爷辈的故事里就能感受到这份感情,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不少台湾同胞因为历史原因和大陆亲人分离,隔着海峡望眼欲穿。 那些年,福建沿海的渔民驾着小渔船,冒着风浪也要给对岸的亲人捎去家乡的茶叶、布料,船板上载的哪里是货物,分明是沉甸甸的思念。 直到现在,两岸宗亲会还在帮着寻亲,每年都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跨越海峡,在祖宗祠堂里流下认亲的泪水。 这种血脉相连的情感,不是 “台独” 分子几句口号就能割断的。 这些年,就算台湾当局时不时搞些小动作,大陆对台湾同胞的善意从来没打折扣,2018年,大陆出台了“31条惠台措施”,2020年又升级为“11条措施”。 让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工作、创业享受与大陆居民同等的待遇,比如台胞可以考大陆的公务员、职业资格证,甚至可以申请公租房。 这些政策细致到连台湾青年创业的补贴都考虑到了,2023年,福建还专门为台胞推出“台胞一卡通”,让台湾人在大陆生活更方便,简直是“保姆级”服务。 上海的台青创业园里,300 多家台湾企业在这里扎根,不少台湾年轻人说:“在大陆创业,舞台比想象中大得多。” 就像陈凤馨说的,要是大陆对台湾没了这份感情,情况会完全不同,政策上的善意可能会大幅减少,没有了情感的缓冲,大陆对台湾的态度可能从“包容”转向“冷漠”。 惠台政策可能会被大幅缩减甚至取消,像ECFA这样的经济协议,可能直接被废止,台湾的农产品、制造业将失去大陆这个巨大市场。 台湾农产品想进入大陆市场就得和其他国家一样缴纳关税,价格涨了,销量自然会下降,受影响的还是台湾农民。 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也会失去政策支持,那些靠大陆市场生存的企业可能会面临困境。 教育和文化交流也会受阻,台湾学生来大陆留学的门槛会提高,两岸文化团体的交流演出会减少,年轻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会变少。 像现在这样,台湾艺人在大陆综艺节目里大受欢迎、台湾美食在大陆街头巷尾火爆的场景,可能一去不复返。 时间久了,两岸同胞之间可能会产生隔阂,这才是最让人痛心的。 更重要的是,政治和军事上的紧张局势可能会加剧,如果没有感情纽带,大陆对台湾的耐心可能会减少,面对“台独”分子的挑衅,反应会更加强硬。 现在,大陆在国际上对台湾的“台独”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但更多是“警告”性质,如果情感不再,大陆可能采取更强硬的手段。 更频繁的军演、更直接的外交封锁,台湾的“国际空间”会进一步被压缩,甚至可能面临更大的孤立。 到时候,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会受到威胁,台湾民众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当然,陈凤馨的话不仅是提醒台湾,也是对两岸关系的一种期盼,感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大陆对台湾的善意,也需要台湾的回应。 如果台湾一味地挑衅、疏远,甚至在文化上彻底“去中国化”,这份感情迟早会被消磨殆尽。 台湾社会其实也有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近两年来,台湾内部就有不少声音呼吁“两岸和平发展”,一些台湾青年主动到大陆求学、创业,试图用自己的行动为两岸关系注入活力。 如果两岸能携手维护这份感情,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能看到真正的“一家人”团聚的场景。 所以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该想想,这份感情,值不值得我们一起去守护?毕竟,血浓于水,家永远是家。 信源:中国台湾网——2023-08-24——《台媒体人陈凤馨:当14亿大陆人民讨厌我们,台湾就没有什么“屏障”了!》
沈逸教授又立功了!之前中国大陆对台湾八大军工稀土实施禁运,现在查明台湾进口中国大
【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