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狠人了!南京妈妈给娃报马术课,退费竟被“反撸”要补1.5万,网友:套路玩出花 南京的夏女士怎么也想不到,给9岁儿子报个马术课,会让自己陷入一场堪称“魔幻”的退费纠纷。本想着让孩子感受骑马的乐趣,谁知道钱花出去容易,想退回来时,商家的“反向收割”操作,连见多识广的网友都忍不住喊:“这套路,简直把人当傻子坑!”
据津云7月13日消息,故事得从几年前说起。夏女士偶然带儿子逛到罗德国际马术学院,马场里高大的骏马、专业的教练,一下勾起孩子的好奇心。
第一次骑在马背上,小男孩紧张攥着缰绳,却又难掩兴奋的模样,让夏女士心动了——花24500元买50节马术课包时,她没怎么犹豫,就想给孩子留份特别的童年体验。
那些周末,看着孩子戴着小头盔,像小骑士一样在马场里“哒哒”骑马,夏女士觉得这钱花得值。 50节课上完,孩子嚷着“还想骑大马”,夏女士咬咬牙又掏9800元加购20节。
可谁能料到,续课刚上7节,意外接踵而至:孩子骑马时接连坠马,小马突然的颠簸、落马时的惊吓,让原本爱骑马的小男孩彻底变了。后来每次说到去马场,孩子就躲在房间里哭,说“怕摔下来”。
夏女士心疼又无奈,想着“兴趣课本就该孩子自愿”,便找马术学院协商,想退掉剩余13节课的费用。
这一协商,直接撞进商家挖好的“坑”里。对方给出的退费方案,让夏女士当场懵了:想退费可以,但之前上过的所有课,得按880元一节重新算!
夏女士赶紧扒拉算盘:最初50节加上续课7节,一共上了57节,57×880=50160元。可自己总共才付24500+9800=34300元,这么算下来,不仅退不到钱,还得倒贴商家15860元!
更让夏女士憋屈的是商家后续的“神逻辑”:协商不成,就开始“支招”——课可以送给亲戚朋友上,实在没人,夏女士自己来上也成。可孩子都被坠马吓出心理阴影了,亲戚家孩子哪敢接这“烫手山芋”?让成年人去上儿童马术课,更是离谱到极点。
夏女士一次次上门沟通,得到的只有冷冰冰的回应:“公司规定就这样,要么补钱,要么别退费。” 没办法,夏女士只能找市场监管、消协投诉。
那些天,她在太阳下跑了一趟又一趟,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折腾大半个月后,商家终于松口,退了3640元。
拿到退款时,夏女士心里说不出啥滋味——明明是合理退费,却像“讨饭”一样难,最后拿到的钱,连剩余课程费用的零头都够不着。
这事传到网上,瞬间炸了锅。网友们骂声一片:“这哪是退费,分明是抢劫!商家算盘打得震天响,就等家长退费的时候割韭菜”“孩子都吓出心理阴影了,商家不想着解决问题,反倒算计家长的钱,吃相太难看”“以后报课真得把合同盯死,谁知道藏着多少‘暗坑’”……
还有人分享同款糟心经历:“我给孩子报舞蹈班,退费被要求补‘加急费’‘教材费’,最后就退几百块,坑死了!” 这场纠纷里,最让人心疼的还是孩子。
原本对马术满眼好奇的小男孩,现在听到“骑马”就发抖,家长想弥补都不知道咋下手。而商家看似“按规定办事”的背后,藏着多少对消费者的算计?定价时用优惠套餐吸引人,退费就按高价单节扣钱,这种“两头赚”的套路,把“诚信”二字踩得稀碎。
说到底,教育消费、兴趣消费的前提,是商家得有基本的良心。家长愿意为孩子成长买单,不是让商家当“待宰羔羊”。
当退费变成“攻坚战”,消耗的不只是消费者的信任,更是整个行业的口碑。希望这事能给更多人提个醒:报课前把合同盯紧,遇到不合理条款别心软。
真碰上纠纷,别轻易妥协,多找渠道维权才能护住自己的钱袋子。 你身边有过类似的“退费套路”吗?是怎么死磕到底的?评论区唠唠,给更多人避坑出出主意——毕竟,把这些“套路”晒在太阳下,才能少些家长被“反撸”的糟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