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也不希望中国超过美国吗?其实跟美国比起来,俄罗斯更怕中国崛起,因为他们担心,一个强大的中国会搅乱现在的国际格局,并且还特别害怕咱们提起那些历史遗留问题。 咱先从经济合作说起,2023年中俄贸易额达到2401.1亿美元,同比增长26.3%,中国连续13年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 这种紧密的经贸关系背后,其实藏着俄罗斯复杂的心态。 一方面,俄罗斯需要中国的市场和投资来支撑经济,比如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项目,每年向中国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既解决了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问题,也保障了中国的能源安全。 但另一方面,俄罗斯又担心过度依赖中国会导致经济主权受影响。 比如在远东地区开发中,中国资本的大量涌入虽然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但也引发了俄罗斯民众对“中国扩张”的担忧。 2019年贝加尔湖畔的中资瓶装水厂项目被叫停,理由是环保问题,但背后折射出的是部分俄罗斯人对中国经济渗透的抵触。 军事合作也是如此,中俄近年来频繁举行联合军演,比如2023年的“北部·联合-2023”演习,双方派出10余艘舰艇和30余架飞机,展示了高度的战略互信。 但俄罗斯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警惕从未消失,有俄罗斯专家直言,中国军力增长速度之快,对俄罗斯的威胁可能超过北约,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中国在无人机、太空技术等领域的突破,让俄罗斯感受到了压力。 比如中国的翼龙、彩虹系列无人机不仅在国内服役,还出口到多个国家,而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 在航天领域,虽然中俄有合作,但俄罗斯依赖中国的电子元件,而中国需要俄罗斯的火箭发动机,这种互补性背后其实是技术竞争的暗流。 历史领土问题更是俄罗斯的一块心病,虽然中俄在2004年签署《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但俄罗斯民间对历史的记忆依然深刻。 比如《尼布楚条约》在俄罗斯被视为“耻辱”,部分学者和民众认为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属于俄罗斯,这种观念在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中尤为盛行。 尽管官方层面强调边界问题已解决,但民间的这种情绪时不时会冒出来,影响中俄关系的舆论环境。 国际政治立场上,中俄虽然在联合国等场合经常协作,但在一些地区事务上的分歧也不容忽视。 比如在中亚,俄罗斯视其为传统势力范围,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地区影响力不断扩大。 尽管俄罗斯驻华大使表示中俄在中亚没有竞争,但实际操作中,双方在能源、基建等领域的博弈从未停止。 此外,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与中国存在差异,中国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而俄罗斯采取了更加强硬的军事手段,这种分歧也让俄罗斯担心中国崛起后会在国际事务中与自己渐行渐远。 不过,俄罗斯的这种担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俄合作的深化。 为了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俄罗斯在加强与中国合作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比如俄朝合作的深化,以及与印度的互动,都是俄罗斯试图在多极化世界中寻找平衡的表现。 而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上合组织等平台,努力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试图打消俄罗斯的顾虑。 总的来说,俄罗斯对中国崛起的态度是矛盾的:既需要中国的合作来应对西方压力,又担心中国的强大会改变现有的国际格局。 这种心态在经济、军事、历史等多个层面都有所体现。 但正如中俄联合声明中所说,两国关系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国际关系,这种定位为双方在竞争与合作中找到平衡提供了可能。 未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如何化解俄罗斯的担忧,将是中俄关系面临的重要课题。
俄罗斯也不希望中国超过美国吗?其实跟美国比起来,俄罗斯更怕中国崛起,因为他们担心
青山隐雾情悠远
2025-07-14 21:42: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