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网友表示:有25%美国人愿与中国开战,愿与俄开战的却只有5%。有一个问题摆在美国人眼前,如果非要选择跟一个国家开战的话,那应该选择中国还是俄罗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更多人选择了前者,而且比例特别悬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大多数普通美国人提起俄罗斯,脑袋里立刻蹦出核导弹和世界末日的画面——冷战时期留下的阴影,至今让他们对"和俄罗斯打仗"这件事本能地退缩。可说到中国,不少人却觉得是场"能打打看"的较量,这种误判源自多个方面交织的认知偏差。 最直接的冲击来自经济层面。走进美国超市,满眼都是中国制造的商品;美国工人丢了工厂的工作,常怪中国竞争者抢饭碗。这种切肤之痛让普通美国人更容易对中国滋生不满,甚至幻想"打仗解决经济问题"。反观俄罗斯,除了石油天然气,普通美国人生活中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经济威胁感自然弱得多。 美国媒体的"功劳"也不可忽视。打开电视或网络,关于中国的报道常带着火药味:"偷技术"、"威胁民主"、"破坏规则",这些标签日复一日地贴,硬是把中国塑造成头号反派。而报道俄罗斯时,媒体反而像在讲历史纪录片,着重提冷战旧事或局部冲突,新鲜感和冲击力远不如"中国威胁论"来得刺激。时间一长,不少美国人真把中国当成比俄罗斯更"该打"的对象了。 还有个关键因素是战争代价的误判。美国人清楚记得与俄罗斯较量的风险——那是可能毁灭地球的核对抗。可说到和中国开战,很多人脑子里浮现的却是贸易战、科技战这类"不见血"的较量,误以为真打起来也不会太惨。这种错觉相当危险,毕竟现代战争一旦爆发,哪可能停留在经济领域?更讽刺的是,街访中年轻人高喊"派兵保卫国家"时热血沸腾,可当记者问"若抽签送你家孩子上前线",他们立刻哑口无言。 真实情况是,这种民调反映的并非真正的战争意愿,而是美国社会焦虑值的晴雨表。美国把中国崛起看作对自身霸主地位的根本挑战,从5G到芯片,从南海到台海,处处严防死守。这种全方位的焦虑感,碰上媒体煽风点火,就扭曲成了"25%愿开战"的数据泡沫。需要警惕的是,这个比例已接近越战初期的支持率,说明反华情绪正在突破理性边界。
美帝斗的其实不是俄罗斯,而是我们,可有趣的是,我们斗的也不是美帝!到目前为止,这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