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说的这段历史是对的。二战时,日本人在台征兵打中国,日本人以为只有几千人报名

哈皮的高高 2025-07-14 23:04:25

蔡正元说的这段历史是对的。二战时,日本人在台征兵打中国,日本人以为只有几千人报名,但结果有40万人报名,最可悲的是,日本当初占领台湾时就杀了几十万台湾人,征服(打服)台湾后,到了二战,台湾人完全忘记了日本人杀戮自己的历史,反而踊跃报名做“侵华日军”,我们好好想想,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后,日本人的屠刀就没停过。云林大屠杀中,日军血洗70多个村庄,三万多台湾百姓人头落地,整个云林县“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雾社事件里,泰雅族起义者被日军用毒气弹炸得尸骨无存,整个部落几乎灭族。据不完全统计,日本殖民期间杀害了约60万台湾民众,平均每6个台湾人中就有一人死于非命。 这些血淋淋的数字,是刻在台湾土地上的伤疤,可仅仅过了几十年,居然有人忘了痛? 更讽刺的是,日本殖民者一边杀人,一边搞“皇民化运动”。他们强制台湾人学日语、改日本名、拜靖国神社,甚至要求烧毁祖宗牌位,把台湾人从文化到精神都“日化”。 学校里每天要背诵“我们是大日本帝国的臣民”,连花生都要叫“南京豆”,暗示“攻下南京就能随便吃”。这种洗脑教育,比杀人更可怕,它让一部分台湾人从骨子里认同了侵略者。 1942年日本在台湾推行“志愿兵制度”,原本以为只有几千人报名,结果来了42.6万人抢着当“皇军”!到1945年全面征兵时,总共有20多万台湾人被送上战场,其中3万多人死在异国他乡。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当时台湾总人口的2%都成了日本侵略的炮灰! 这些人里,有被洗脑的“真奴才”,也有被利益诱惑的“投机者”。当时台湾普通人月薪才20元,当兵却能拿200多元,还能吃上日本人的白米饭、白砂糖。在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本来就是二等公民,当兵成了“逆袭”的捷径。更可悲的是,有些人真把自己当日本人了,比如李登辉之流,战后还恬不知耻地说“为祖国而战”。 最让人愤怒的是,这些台湾籍日军参与了侵华战争的暴行。他们跟着日军烧杀抢掠,甚至在南京大屠杀中充当帮凶。有个叫林婉仲的台籍士兵,后来在战俘营里忏悔说:“我们被日阀欺骗,毫无意识地残杀祖国同胞。” 可当时有多少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枪口对准的是血脉相连的中国人? 这种“被压迫者认同压迫者”的现象,本质上是殖民统治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日本殖民者用屠刀和蜜糖双管齐下,让台湾社会产生了畸形的生存逻辑:反抗会死,当顺民能活,当奴才还能吃香喝辣。在这种环境下,人性的弱点被无限放大,尊严、血性、家国情怀都成了奢侈品。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奴性思维并没有随着日本投降而消失。战后台湾社会长期存在“皇民余孽”,他们美化殖民历史,甚至参拜靖国神社,把耻辱当荣耀。直到今天,还有人鼓吹“日本统治对台湾有贡献”,这种精神上的殖民遗毒,比任何枪炮都可怕。 蔡正元的揭露,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那些数典忘祖的人脸上。台湾人被日本屠杀几十万,却转身为侵略者卖命,这种集体性的“记忆失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耻辱。它提醒我们: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血性和骨气,就算有再多的财富和“文明”,也不过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今天,当我们痛斥这些历史时,更要反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殖民统治的残酷、教育的洗脑、人性的贪婪,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才酿成了这杯苦酒。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铭记历史,警惕任何形式的文化侵略和精神殖民,绝不让悲剧重演。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拖拖拉拉会变成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