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L90 vs 理想i8,谁代表纯电SUV的未来?(图1)
乐道L90和理想i8,一个在SUV里造MPV,一个在MPV里造SUV,一方坚信减重才是终极降耗,另一方赌注风阻决定效率天花板,他们都想用创新来表达领先与不同,谁的答案离电车的终极形态更近?
1. 面对纯电SUV用户续航焦虑的核心痛点,乐道L90的解题思路是换电体系与车身轻量化,后驱版2250kg的车重,比同级车型轻200-300kg,也比理想i8标续版轻330kg(图2)
此外,乐道L90还学上了大洋彼岸的Lucid Gravity,用一个超大前备箱作为产品核心传播亮点,但除了在前备箱里坐人这一无法被大众理解的自嗨场景之外,同样被吐槽的还有“六人十箱”的卖点描述——生硬创造的、过分夸大的需求,总透露着一种不自信与求认同的产品创新底色(图3)
2. 理想i8解决续航焦虑的方法是牺牲主流造型来降低风阻,i8单厢体态实现的0.218Cd风阻系数登顶SUV榜首(图4),比小米YU7低了0.027,比特斯拉Model X低了0.022。相比之下,搭载90.1度电池的理想i8在CLTC综合工况下的电耗是14.6kWh/100km,而搭载85度电池的乐道L90后驱版的电耗为14.5kWh/100km
但i8在将A柱前移的同时,并未带动H点以及踏板踵点和防火墙前移,导致多出的空间堆积在了仪表台上方,形成了看似开阔但缺乏实际价值的无效空间,并没有像李想所谓的把去掉发动机等物理装置后的空间让给了乘员舱。就像两年前只顾贴“OneBox”标签的智界S7一样,形式大于功能,噱头大于实用(图5)
3. 当双方都在舆论场上一石激起千层浪时,也有人对“创新”有着不同的理解——以零跑和吉利银河为代表的务实派,不声不响地把主流的大多数收编为了自己的用户
上半年,零跑销量达到了22.17万辆,同比激增155.7%,超鸿蒙智行和理想,连续多月稳居新势力销冠。它的策略很简单,以刚刚焕新的零跑C11为例,14.98万起的增程版带激光雷达,纯电标配800V,百公里电耗14.4kWh,CLTC续航640km,新能源用户最关心的续航与补能体验上和不断抛出新概念的蔚小理们并无本质差异,但价格只有对手们的一半。零跑选择了一条“更亲民”的路线:不做难以定义价值的创新革命,只做切实可靠的成本杀手(图6)
还有唯一一个在下半年伊始调高全年销量目标至300万的吉利,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47%,新能源车销量达到72.52万辆,同比暴涨126%。在价格给力的基础上,吉利的成功,更应归因于一直以不挑战主流用户的认知、给老百姓提供看得懂的美为竞争亮点的人间清醒。比如预售10.38万起的银河A7(图7),以及预测16.98万起的银河M9(图8),不搞怪异的小众创新点,拒绝眯眯眼等没什么用户价值的伪创新设计,用中正均衡的经典比例、实体按键、物理门把手、显性空调这些更务实的设计表达,满足主流用户们“只想开台省心好车”的本真需求。
即使同为IT行业出身的小米,满足用户需求的方式也并不复杂——它与零跑和吉利一道,只想在顺眼、好用、买得起这三个词上大做文章,而没兴趣“重新定义一台纯电SUV”(图9)
毕竟对于早已成熟的商品来说,足够便宜,本身就是一种颠覆性创新 理想i8乐道L90银河A7银河M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