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一开头就浓墨重彩写甄士隐,看着戏份不多,实则是全书的“定海神针”——

煜文谈娱 2025-07-15 08:47:12

《红楼梦》一开头就浓墨重彩写甄士隐,看着戏份不多,实则是全书的“定海神针”—— 他是故事的“预演器”。家道中落、女儿失散、最终看破红尘,这不就是贾府兴衰的迷你版?从富贵到落魄,从入世到出世,他的一生提前剧透了后面“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让读者读到贾府繁华时,心里早有了“世事无常”的预防针。 他是主题的“解码器”。一僧一道讲“好了歌”,是虚;甄士隐亲身经历后注解“好了歌”,是实。他用自己的遭遇把“从色到空”“好便是了”这些大道理落到实处,不然光听和尚道士念叨,总像隔靴搔痒。就像有人说“水深别去”,你可能不信,但看甄士隐“湿了身”,才真懂其中滋味。 他还是剧情的“连接线”。没他资助,贾雨村哪来路费进京赶考?没他女儿英莲(香菱)流落,后面薛蟠、贾府的纠葛怎么展开?他就像个隐形的线轴,一头拴着开篇的凡人视角,一头牵着荣国府的大梦,让虚幻的神话(通灵宝玉、一僧一道)有了落地的支点。 更别说这“甄士隐”(真事隐)和“贾雨村”(假语存)的名字,一上来就点破了作者“真真假假”的叙事心机。明清小说爱用“小故事引大故事”的套路,他这一遭,既是独立的小悲剧,更是整本《红楼梦》的“说明书”。 这么看来,你觉得甄士隐这角色,是不是缺他不可? 红楼梦

0 阅读:0
煜文谈娱

煜文谈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