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回应美国施压,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交给后人决定 12日英媒《金融时报》

遥遥谈趣 2025-07-15 10:07:38

澳大利亚回应美国施压,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交给后人决定 12日英媒《金融时报》爆料称,在最近几个月的会谈中,日本和澳大利亚被美国逼迫在台湾问题上表态,即“台湾有事”时,日澳两国是否会介入冲突。 美国为啥这么急着让盟友表态。最近几年,美国在亚太地区小动作不断,又是加强军事存在,又是拉拢盟友搞 “印太战略”,摆明了是想遏制中国的发展。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美国知道直接出手风险太大,就想拉着盟友一起下水,给自己壮胆。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最近到处活动,就是想让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台海冲突时明确站在美国这边,这样既能增加对中国的压力,又能把盟友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可澳大利亚这次的反应却让人有点意外。按说澳大利亚一直是美国的铁杆盟友,在很多国际事务上都跟着美国走。但这次面对美国的施压,澳大利亚却选择了拒绝。 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说得很清楚,澳大利亚不会提前承诺派兵,这事儿得由当时的政府决定。这种表态,说白了就是不想现在就把自己绑死在美国的战车上。 澳大利亚为啥这么做呢?其实和它的经济利益有很大关系。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每年出口的商品里,有四分之一都卖给了中国。 要是在台湾问题上跟着美国瞎掺和,惹恼了中国,澳大利亚的经济可就要遭殃了。就拿最近来说,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正在中国访问,随行的有一大堆商业巨头,就是想和中国加强经贸合作。 要是这时候在台湾问题上表态支持美国,那这次访问可就白来了,以后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再说了,澳大利亚国内对是否卷入台海冲突也有分歧。工党政府上台后,一直强调理性对华政策,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澳大利亚民众也不傻,他们知道和中国搞好关系对自己的生活有好处。 最近的民调显示,澳大利亚民众对中国是 “经济伙伴” 的认知比例已经超过了 “安全威胁”,这说明大多数人都希望和中国保持合作,而不是跟着美国去冒险。 美国这次的做法也有点不地道。自己在台湾问题上一直搞 “战略模糊”,不明确说会不会 “保卫台湾”,却逼着盟友表态,这不是让人家当炮灰嘛。 日本和澳大利亚心里都清楚,美国这么做就是想把他们推到前面当挡箭牌,自己却躲在后面。这种做法让盟友心里很不舒服,也难怪他们会拒绝。 从国际影响来看,澳大利亚的回应可能会让美国在亚太的盟友体系出现裂痕。要是连日本和澳大利亚都不愿意跟着美国走,那美国的 “印太战略” 可就成了一纸空文。 而且,阿尔巴尼斯访华期间的经贸合作也传递出一个信号,在亚太地区,务实合作才是主流,阵营对抗不得人心。 不过,澳大利亚把责任推给后人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么做既能给美国一个交代,又不至于现在就得罪中国。 等以后真出了事儿,再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决定,这样就有了更大的灵活性。但这种做法也有风险,要是以后中美真的在台海发生冲突,澳大利亚再想两边讨好可就难了。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这次的回应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中美之间走钢丝。它既不想得罪美国这个盟友,又不想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 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能维持平衡,但长期来看,随着中美博弈的加剧,澳大利亚可能得在经济利益和安全承诺之间做出更艰难的选择。 美国也得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策略。逼着盟友表态不但没达到目的,反而让盟友心生不满,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要是真的想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美国就应该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停止在台湾问题上玩火,而不是拉着盟友一起冒险。 最后,还是那句话,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铁打的事实,谁也改变不了。任何想干涉中国内政、分裂中国的行为都是徒劳的,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澳大利亚这次的回应虽然有点滑头,但至少没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希望它能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中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0 阅读:0
遥遥谈趣

遥遥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