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数人看到过邓稼先院士的这张照片,但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他嘴角未擦干的血迹,虽然照

吴仁韵说 2025-07-15 11:01:36

有无数人看到过邓稼先院士的这张照片,但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他嘴角未擦干的血迹,虽然照片中的他面带微笑,但其实那个时候他全身都在出血,止都止不住,每隔一个小时就要打一针镇痛剂!

邓稼先,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为中国的核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人见过他那张带血迹的照片,却不知道当时的他正在与病魔作着殊死搏斗。

邓稼先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自小便聪颖过人,对物理学展现出极高的热情与天赋。他考入西南联大后,刻苦钻研,很快成为了系里的学霸级人物。

1941年,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导师看重他的才华,在毕业后安排他赴美深造。1948年,他赴美国留学,最后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本计划毕业后回国,却受到美国方面种种阻挠。经过坚持,邓稼先终于回到了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迫切需要发展核技术,以改变落后局面。

有关部门决定联合多名留学归国的科学家,秘密进行核武器研制。负责人明确告知,这将是一项保密、危险、长期的任务。

邓稼先没有丝毫犹豫,表达了参加的意愿。

所有科学家来到秘密基地后,才知道具体是研制导弹和氢弹。他们深知核武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立即投入了工作。

由于当时中国科技条件有限,他们不仅要设计方案,还得亲自去核辐射区取样、测试。每次出入辐射区,邓稼先总是第一个冲锋在前。 长期的辐射使邓稼先身体日益虚弱,但他从不告诉同事真实状况,因为心中始终装着对祖国的责任和使命。

终于,在大家不懈努力下,导弹和氢弹研制成功,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核武器技术的国家。 但核试验的辐射也让科学家们付出了沉重代价。

其中,邓稼先几乎是伤最重的。检查后,已经是直肠癌晚期。然而,面对病魔的折磨,他没有放弃工作,依然敬业地为国家贡献力量。

1986年,病危的他与好友杨振宁拍下了那张著名的照片。若有心人细看,还可见他嘴角未擦净的血迹。那时的邓稼先已经奄奄一息,注射镇痛剂才能维持。

然而他还是挤出微笑,不想让人担心。

最终,邓稼先因病去世。他用生命践行了对祖国科技事业的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

他虽已逝,但他的故事和精神将激励后人,永远铭记。

邓稼先用一生践行了爱国奉献的精神,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楷模。正是有了先辈们的节血奠基,中国的科技才能实现今日的进步。展望未来,我们更要牢记先烈们的付出,继续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0 阅读:1
吴仁韵说

吴仁韵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