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底,焦裕禄向组织申请回山东老家看望老母亲,找到县长程世平说:“老程,你手头宽不宽裕,能不能借我点钱?”程世平惊讶的看着焦裕禄的补丁衣服说:“老焦,你这样子回老家老娘看了不难受啊?” 焦裕禄的衣服上缝满了补丁,如果他真的这副样子回家还不知道老母亲会难受成什么样子,儿子在外面的日子这么艰难,恐怕母亲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 焦裕禄也知道身上的衣服不好看,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百姓们的生活苦,他虽说是一个书记,可每月的工资除去家中日常生活之外并没有其他富余,有时候看到一些百姓过的实在是穷苦,他也会补贴一点钱。 在这里干活的时候他并没有觉得身上的衣服很破,还好像是当地的“潮流”,人们身上的补丁各有各的特色。 可如果要回家看望母亲,这身衣服就不能穿了,倒不是说衣服有什么不好,可总要考虑家人的感受吧,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过的如此艰苦。 于是焦裕禄才想到找县长借点钱,县长很理解他的心情,于是就借钱让他买一身新衣服,给家人买点礼物。 焦裕禄猛地穿上新衣服还觉得有些不适应,这种好衣服他已经很长时间没穿过了,想必母亲看到之后应该也能放心。 于是焦裕禄就体体面面的回到老家,跟母亲说了很长时间话,虽然母亲没有说什么,但焦裕禄能感觉到她是放心的。 短暂的回家团圆过后,焦裕禄重新踏上了离乡的生活,只要兰考县一日没有脱贫,他就一日不离开。 焦裕禄的家庭条件本就十分贫困,他当过矿工、下过煤窑,几十个工人挤在一起,每天还要被地主、汉奸折磨。 焦裕禄在这样的生活中熬了很长时间,后来好不容易去到一个大户人家当长工,但日子也没有好过到哪里去,生了病还要干活,干不好连饭都吃不上,把人命当成草芥。 焦裕禄在这里工作了一段时间,等到抗战结束后他才回到老家,随后就加入了共产党,进行解放工作。 不管是什么任务、什么时期,焦裕禄都会拿出百分百的热情去对待,在这些工作经历中,他也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心得。 等到国家开始大规模建设的时候,焦裕禄被分配到洛阳的机器厂,虽然他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类型的工作,但他硬是靠着刻苦钻研带着技术人员为中国试制成功了第一台新型2.5米双筒卷扬机。 焦裕禄在洛阳工作了四年时间,之后他就被调到了兰考县,那里的环境和条件都十分落后,连治理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焦裕禄去兰考上任的时候,当地的情况真的是见者落泪闻者心酸,兰考的环境被自然灾害折磨的很差,百姓们的日常生活都很困难。 焦裕禄立刻深入调查,他把“除三害”定为主要工作,并且督促全县开始生产自救,这种情况下除了自救也没有其他办法。 其实这时候焦裕禄的身体情况已经很不好了,他经常会被肝病折磨的说不着觉,可踏上工作领域的时候,他还是会露出云淡风轻的模样。 他的脚印走遍了兰考的每一处角落,农户的家中也经常出现他的身影,焦裕禄会和农户们探讨工作该如何开展,也会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希望,继续开展工作。 因为肝病太过严重,焦裕禄的脸色都十分“难看”,他经常会痛的喘不过气,但就算是挪他也要挪到工作的“战场”上去。 有不少同事都劝他休息一下,可焦裕禄却很是要强,兰考的问题无法解决,他是实在睡不着觉。 焦裕禄去到兰考之后,风沙和内涝的情况出现明显改善,就连盐碱也得到了治理,兰考用来低于风沙的泡桐树已经成为了河南的特色产业,这些都离不开焦裕禄的付出。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两年时间就被病情夺去生命,兰考人民会永远记得焦裕禄的身影,而他的名字也和兰考紧紧的绑在一起,只要提起兰考人们就会想到焦裕禄,他永远不会被遗忘。
志姑姑的前夫哥到底是谁?难怪番大驴成了卧底志姑姑小时候一直在郭家村,他老家是那
【5评论】【1点赞】
用户60xxx07
为人民服务
爱听矿石收音机
人民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