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报道,重庆一男子身体瘙痒,他去公立医院检查,需要三个工作日拿结果,于是他又到了私立医院检查。第二天拿到结果,发现有三个HPV呈阳性,他赶紧接受治疗,当天就花了1万9,后续还有十天的治疗,每天需要8000元。不过几天后,男子去公立医院拿检查单的时候,发现一切正常,全都是阴性。他认为,私立医院检查有误,已经投诉到卫健委;而私立医院的负责人认为男子诽谤,已经报警。 “医生说我HPV三项高危阳性,再拖下去可能癌变。”回想起在私立医院的场景,欧先生至今仍心有余悸。那天,他攥着那张检测报告,耳边一直回响着医生的警告,这才手忙脚乱地签下一张张治疗单。接着,激光、注射等疗法轮番上阵,第一天就刷掉了1.9万元。 但更让他崩溃的是,三天后,公立医院的检测报告赫然写着:HPV全部阴性,无需治疗。 同一天,同一具身体,两家医院,两份截然相反的诊断结果。如果不是经过《大象新闻》报道,谁也不会想到这竟然是真实发生的。 时间倒回7月2日,因下体瘙痒难忍,欧先生首先选择了重庆某三甲公立医院,医生取样后告知:“结果需3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但焦虑的欧先生等不及,便转向了号称“快速出结果”的私立的重庆人好医院。 这里的效率令他“惊喜”不已,第一天检测,第二天便拿到报告:HPV 52、73、11、61阳性,且医生强调:“必须立刻治疗!”报告上的“癌变风险”字样,瞬间击垮了欧先生的理性。他回忆道:“他们说我再不治,可能会更严重,还会传染给我老婆。” 在恐惧的驱使下,欧先生当天便决定接受一系列的治疗。而且,护士后来又递来了好几张缴费单,并且告诉他,后续十天每天还要8000元。当他犹豫时,医生又补了一句:“你现在放弃,前期治疗就白费了。” 而7月5日,公立医院的报告却让欧先生如遭雷击:所有HPV亚型均为阴性。愤怒的欧先生当即冲回私立医院讨要说法,对方却坚称自己的“取样更精准”,反指公立医院“棉签擦两下根本测不准”。 更戏剧性的是,当得知欧先生向卫健委投诉后,私立医院却以“诽谤影响声誉”为由报了警,负责人还对媒体放话:“他敢造谣,我们就起诉!” 其实,欧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2024年上海某私立医院曾误诊女性患者HPV阳性,诱导其花费5万元治疗;更早的“魏则西事件”则揭露了部分医疗机构与搜索引擎的灰色合作。 这类乱象的共性在于:先是将“阳性”与“癌症”强行关联,利用信息差制造恐慌。再将治疗项目“套餐化”,并捆绑高价技术,导致高价收费。最后却以“个体差异”“检测误差”为由逃避责任,甚至咬患者“诽谤”。 虽说目前重庆市卫健委已介入调查,但欧先生的维权之路仍充满不确定性:医疗纠纷举证难、鉴定周期长、私立机构“甩锅”套路成熟,都是横亘在他面前的现实壁垒。 只能说,当健康成为一门生意,恐惧就成了最昂贵的“药方”。但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冷静远远要比速度更重要,求证也比恐慌更有效。只希望欧先生的案例能推动更严格的监管,也让更多人学会在医疗乱象中保护自己。
毕竟,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透明、可信的医疗环境,而非利用恐惧制造的“天价账单”。 信息来源: 大象新闻|7月13日报道,同天取样两家医院HPV检测结果相反?男子花万元治疗怀疑被骗个告知我感染严重易致癌变,一个检查出来是阴性”,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高鹏飞3630
千万不要去私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