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兵也有好装备?古代中国与欧洲盔甲对比
来吧汉服鸭
2025-07-16 07:47:10
12世纪,此时是北宋与南宋的交界时期。
中世纪欧洲在14世纪之前,长期以锁子甲为主,并将其武装至全身。但除此之外,他们并没有其他被广泛运用的铠甲类型,即使是札甲也只在东欧一带被投入使用。
图中为中世纪欧洲骑士(右侧)以及配合其作战的步兵(左侧)。步兵头戴一种名为“Casque”的平顶护鼻盔,身穿绗棉武装衣,装备较为寒酸。
此时欧洲还并未发展出人们熟知的十字桶盔(即“巨盔”,Great helmet),因此右侧的骑士头戴一种名为“cervellière”的圆顶涂装头盔,上有用于防锈的漆料;颈部套着锁子兜帽,全身上下装备着锁子甲。外穿一种名为“Surcoat”的罩袍,携带武装剑与筝形盾。
而同时期的中国则以札甲(Lamellar)为主,但宋朝时的中国则将军队划分为“厢军”与“禁军”,厢军主要由民间的无业游民组成,而禁军则是经受过专业训练的正规部队。
左侧的宋代士兵头戴无檐盔,头部两侧没有防护,主要用于节省成本;身穿两裆札甲,手执长柄砍刀(目前推测为古籍中常见的“衮刀”)这种长柄刀可有效反制骑兵。
右侧的重装步兵则头戴一种挡板头盔(眉庇盔),用以加强对眉骨部位的防护。手执一种名为“连枷”的破甲兵器——这种兵器来源于打麦用的农具。在其腰间还挂着用于应急的环首砍刀。
中国古代的头盔上普遍带有缨饰,现代学者认为这可能是用于辨别不同部队的标识物,而非简单的装饰品。
绘画作者:防弹乳牛
文案作者:卧地马鸭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