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解释不清了!近日重庆,男子发现家里有老鼠,就买了十几块粘鼠板摆在了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本想着将老鼠一网打尽,万万没有想到,监控拍下了老鼠的神操作!网友直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6月8日凌晨3点17分,重庆市渝北区一户居民家的监控拍下了奇特一幕。一只褐家鼠面对厨房地面的12块粘鼠板,竟然成功全身而退。 视频显示,这只体长约20厘米的老鼠先用前爪轻触粘鼠板边缘,确认没有粘性后,开始用牙齿咬住板材边框。它连续移动了5块粘鼠板,为自己开辟出一条通道。 最精彩的是最后一跳,面对挡路的胶板,老鼠后腿发力,跳起18厘米高,轻松越过障碍。按比例换算,这相当于成年人跳过1.2米的栏杆。 重庆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专家张明远说,这是首次完整记录老鼠破解粘鼠板的视频。老鼠的门齿终生生长,硬度接近钢铁,能轻松咬断塑料边框。 类似的聪明行为其实并不罕见,2021年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观察到,野生鼷鼠会用石块砸开坚果。北京疾控中心的研究发现,在同一小区连续使用相同粘鼠板,老鼠的识别成功率会从23%提升到67%。 老鼠大脑有2亿个神经元,接近家犬的水平。它们的海马体负责记忆功能,能形成长达2个月的场景记忆。更重要的是,老鼠会通过声音和气味向同伴传递危险信息。 这种学习能力让灭鼠工作越来越困难,重庆市有害生物防制协会秘书长王勇透露,当地专业公司现在每两周就要更换不同品牌的粘鼠板,防止老鼠产生“记忆”。 记者走访重庆主城区6个农贸市场发现,传统粘鼠板销量下降了40%。五金店老板赵师傅说:“现在老鼠很机灵,看到新的胶板就绕道走。” 相比之下,带金属防护边的升级款粘鼠板在电商平台搜索量暴涨230%,消费者明显更青睐“防咬边设计”和“加厚底板”的产品。 重庆市疾控中心专家季恒青给出几个实用建议:粘鼠板要呈T字形摆放,间隔不超过15厘米;在胶面撒些谷物做诱饵;最佳投放时间是傍晚7—8点;同一位置使用不要超过3天。 在迷宫测试中,训练过的实验室大鼠寻路速度能超过未训练的恒河猴。科学家发现,老鼠是除灵长类外唯一具有“心智理论”的动物,能预判同伴的行为意图。 这解释了视频中老鼠为什么要清理通道。它可能预计后面还会有同伴经过,所以主动移开障碍物。这种互助行为在老鼠群体中很常见。 网友给这只老鼠起了各种昵称,从“鼠界学霸”到“越狱专家”。但专家提醒,老鼠依然是疾病传播的载体,防控工作不能放松。 现代城市里,人鼠之间的智慧博弈还在继续。老鼠在1.8亿年的进化中练就了强大的适应能力,而人类也在不断升级防控技术。 有趣的是,这段视频意外成了很好的科普材料。很多网友第一次了解到老鼠的智商原来这么高,对动物行为产生了浓厚兴趣。 从生物学角度看,老鼠的成功逃脱展现了动物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它们不是简单地依靠本能行事,而是能根据环境变化调整策略。 与其单纯依赖传统工具,不如从科学角度理解动物行为,制定更有效的防控方案。毕竟,了解对手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信息来源:芒果资讯广播-湖南人民广播电台News938潇湘之声官方抖音号
那些鼓吹重庆宜居的,是不是可以闭嘴了?重庆高温创下历史新高,仅比火
【233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