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顾城砍死妻子,他也自缢身亡,只留下五岁的儿子小木耳。没想到,孤苦伶

文史充点站 2025-07-16 15:16:31

1993年,顾城砍死妻子 ,他也自缢身亡,只留下五岁的儿子小木耳。没想到,孤苦伶仃的小木耳却活成了顾城理想的样子。 30年过去了,这个在悲剧中失去双亲的孩子,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1988年,已经成名的顾城带着妻子谢烨移居新西兰激流岛,这个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却像个需要照顾的大孩子。 谢烨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帮他整理文稿、接待访客,1989年儿子桑木耳出生后,家庭的重担更是全部压在了她身上。 顾城无法忍受婴儿的哭闹声打扰他的创作,他甚至跟妻子商量,要把刚出生的儿子送人抚养,这种自私的想法,预示着后来悲剧的发生。 转折点出现在1992年,一个叫李英的德籍华人女子走进了顾城的生活,这个向往文艺生活的年轻女人,很快与顾城发展出婚外情。 更令人震惊的是,顾城竟然提出要李英搬到家里,与他和谢烨组成“三人家庭”,在他的童话世界里,这样的安排似乎很合理。 谢烨虽然内心痛苦,但为了维持家庭的完整,勉强接受了这种荒诞的安排,然而好景不长,李英很快卷走了家里的积蓄,独自离开了激流岛。 失去情人的顾城开始怀疑谢烨也要离他而去,1993年10月8日,在一次激烈争吵后,这个平时看起来温和的诗人拿起斧头,结束了妻子的生命。 几小时后,顾城在门前的大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在遗书中写道:“我希望木耳不要学文,要学理。” 5岁的桑木耳并不在现场,他在姑姑顾乡家过夜,突然间这个孩子成了孤儿。 顾乡是个睿智的女性,她没有把孩子带回中国,而是选择在新西兰继续抚养他,她深知远离那些血腥的回忆和无休止的媒体关注,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桑木耳在新西兰一个偏僻的小岛上长大,姑姑每天送他坐渡船去岛外的学校上学,晚上再接他回来。 顾乡刻意没有系统地教他中文,也不让他接触父母的文学作品,她希望这个孩子能远离文学的诅咒,成为一个普通而快乐的人。 2006年,顾城的父亲顾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18岁的桑木耳已经是个“帅小伙子”,他在岛外的学校表现优秀,准备升入大学。 顾工说孙子桑木耳与堂兄弟弥乐关系很好,两人经常彻夜长谈,这是木耳在异国他乡唯一能感受到的血缘亲情。 最重要的是桑木耳并不知道父母死亡的真相,顾乡只是告诉他,爸爸妈妈都去了很远的地方。 如今桑木耳已经35岁了,据网上零星的消息,他可能在新西兰从事技术类工作,不会说中文,过着完全西化的生活。 这个选择或许是对的,姑姑顾乡用她的方式保护了这个孩子,让他远离了那个充满血腥和疯狂的文学世界。 有网友曾声称在新西兰遇到过他,说他已经成家立业,在华人社区颇有声望,但这些消息都无法得到证实,桑木耳的真实现状依然是个谜。 也许这样挺好的,他不需要背负父亲的文学光环,也不需要承受那段痛苦的家族历史。 顾城曾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如今他的儿子在南半球的阳光下成长,终于摆脱了那双黑色眼睛里的忧郁和疯狂。

0 阅读:64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