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受害者心理的关键动作
先问你们一个问题,回想一下当你感觉到被害者心理的时候,那个害者跟你是怎样一个心理位置?
是不是在潜意识里,Ta是你心理的高位。
你的父母,你的哥姐,你的老师,你的上级……以及所有你给予投射Ta这些高位角色的人。
假如换作与你低位或平位的那些人,比如弟弟妹妹,恋人、同事、小孩子……他们再怎么对你不好,哪怕就是明显的敌意,你都不会产生被害者心理,对不对?
我虽然作为心理咨询师,经常帮助来访者解决受害者心理困扰的问题,但我自己也不免偶尔产生被害者心理。
但我发现,每当我产生这种心理的时候,都是我下意识地把自己置于在了对方的心理低位。
是的,只有当我们跟他人的关系中自己处于心理低位的时候,对方才有“害我”的能力,而我几乎没有反抗的能力,这是我们自觉把自己代入了小孩与大人的关系模式当中。
本质上,被害者心理是一种幻想出来的别人故意伤害我的“事实”。
也就是说,哪怕你的父母(心理上位者)并没有故意要对你怎么样,而只是没考虑到你的感受,你也容易想象成为他要故意害你。但如果是你的弟弟妹妹(下位者),哪怕他们就是有故意给你捣乱,你也不会觉得他们在害你。
为什么?
因为对于父母,你好像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而对于弟弟妹妹,你完全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反击。
把这个逻辑推及到所有的关系当中,当我们产生被害者心理的时候,我们都下意识地在用一套无形的东西把自己禁锢住了,把手和脚捆住,嘴也怼不了对方,即自动卸掉了身上所有的爪牙。
这是我们自动把自己想象成小孩,而对方是大人。
然而,我们现在可是成年人了,其实即便是一个具有反抗意识的少年,在面对他能够反抗的对象的时候,他也不会产生被害者心理。
当我们觉察到了这一点的时候,其实大部分的被害者心理基本就消失了。
因为我们会发现,生活中遇到的绝大多数人,如果受到对方的欺辱,我们都是有反抗的能力和权利的,即便对方在各方面能力、资源强于我很多的情况下。
当我们意识到了是心理位置不平衡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恢复了现实检验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就会发现,其实对方并没有要故意害你,而只是对方没顾着你。
如果对方的言行让你感到不舒服了,我们完全可以表达这份不舒服;如果对方确实伤害了你,那我们也完成可以提出抗议和进行反击,这都是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本来就有的权利。